,像应俊文的高中,每年最优秀的两三个老师,第二年就不见了,调去市里了。每年却只能招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久而久之,就变成了一所三流高中,和一个镇的定位却相符了,你一个小镇,却有着全市最好的高中,你是想闹哪样?
崇仁镇已经近二十年没什么发展了,二十年里新楼就建过三五栋。所以现在只能推销古镇,想搞旅游,但那时需要钱的,老房子也都是要钱维护修缮的,镇里又没有钱,就只能这么半死不活的拖着,所有没人住的老房子就门关上不让任何人进去,变相着也算是保护着古建筑。
应俊文看着街上恍若熟悉的店铺,往日的记忆一阵阵袭来。
前世,应俊文小时候家里挺有钱,应该也算是一个富二代。应俊文他爸是包工头,大包工头,带着邻里亲戚什么的几百号工人。从山里的村子走出来,一路打拼镇里,接着县城,最后杀到省城,九十年代中期就赚了几百万的身家。
然后就是熟悉的剧情,接连有两个大工程被骗,总共应该亏了四五百万,具体情况应俊文和他的哥哥应俊武都不清楚,那时候两兄弟年纪都小,而且那时候的父母都又常年不在家,常年在原城发展,钱被骗了也是后来才知道的。由于当时有些资金是借的,然后就被人各种上门要债。最后连母亲都得了肺癌,四十多岁就走了,那年应俊文才11岁。
为了躲债,应俊文初二时就转校回了县城,到高中时更是只能回到镇上,因为户口在这里,不用交借读费。最后到高三时父亲也脑溢血走了,也才五十出头。由于父母常年在外面跑工程,应俊文和他的哥哥应俊武从小都是外婆带大的,现在也住在外婆家里,离镇上十五公里远的一个村子里。
应俊文走到弄堂里,掏出钥匙,解开锁,骑上自行车,往外婆家里的村子方向不紧不慢的骑着,一路上思考着以后的路应该怎么走。
现在是2004年,昨天刚高考完,父母的生命已然不可能挽回,高考成绩也已经无法改变。再说了,应俊文只是重生,既没有什么金手指,更没有什么系统,仅仅只是多了些未来十几年的记忆。真要让现在的应俊去高考,能考个三四百分就很不错了。
回想一下前世,应俊文记得自己是考了519分,而二本线应该是535分,后来有降分至525,由于成绩在二本线徘徊,所以应俊文记得特别清楚。这是一个不尴不尬的成绩,家里没钱,所以读三本是不用想了,想读二本只能去比较偏僻的外省选冷门专业才可能录取。
前世的自己年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生之首富人生》 最新章节第1章 重回2004,网址:https://www.bqgbi.org/11_11496/1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