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禄山为啥会到洛阳受审,别忘了他开元二十二年那一次出征塞外,是如何让数万唐军葬身边疆!
说这个干啥?
杨国忠猛然一震,一句话脱口而出。
“谢中丞,您是说,东平王此次出塞,会……败!?”
经过杨国忠这么一提醒,满朝文武都是人精,哪里还有不明白的道理!?
人家谢三郎是在说自家和安禄山的恩怨吗?
是,也不是!
人家真正的意思,是在用开元二十二年一场塞外失利,在影射安禄山的此次出塞作战。
满朝文武仔细一想,可不就是这么回事嘛,开元二十二年,是安禄山带兵出战,如今天宝十一年,也是安禄山带兵出塞,那一次大败亏输,数万边军精锐埋骨塞外,那么这一次呢?
满朝文武越想越觉得害怕!
谢三郎刚才怎么说的来着?
他说安禄山之所以在开元二十二年大败亏输,是因为,立身不正,贪功冒进,最后因为贪生怕死,最终大败亏输。
仔细想想,如今的这一场战斗,岂不是与开元二十二年那一场出塞如出一辙?
立身不正!
当初,是张守珪受了安禄山做干儿子,有心抬举他,才“力排众议”,让安禄山带兵出征,他安禄山自己也知道这件事,自然知道,如果没有张守珪这个当时的幽州节帅力挺,就以自家的身份地位,难以统领大唐边军的数万骄兵悍将,这才一心要一战功成,好给自己,给张守珪一个交代。
如今,也是如此。
只不过,张守珪的角色,换成了天子李老三。
赐宅东平郡王府!
下旨政事堂,命令李林甫带着满朝文武前去恭贺乔迁!
大朝会上,安禄山辞行,又下旨满朝文武前去长乐驿相送!
这一桩桩一件件,哪一件不必当初张守珪收了安禄山做干儿子更能收买人心?
这一份恩宠,大唐立国百年,无人能及!
那么,安禄山又该如何?
难道不应该赶紧取得一场大胜,好以此来回报天子吗?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么安禄山的心态,和当初开元二十二年又有何区别?
四个字,急于求成!
贪功冒进!
开元二十二年那一场出塞作战,安禄山就是在急于求成的心态之下,率领边军一路疾行,连斥候都来不及派出去,就直奔草原深处,结果一头扎进了胡人的包围圈之中。
如今,也是如此!
虽说安禄山此次出征,倒是不一定连斥候都不会派,也不见得还会钻进什么胡人的包围圈,但是他依旧是一路疾行,三天五百里的行军速度,甚至比开元二十二年那一次的行军速度更快……
即便现在暂时还不知道结果,但是想到开元二十二年的那一场战斗,满朝文武都面面相觑,总有一种不好的预测难以说出口……
贪生怕死!
开元二十二年那一场出塞作战,骤然被围之下,安禄山的反应实在是太让人无语。
见事不好,转头就跑!
还令自己身边的曳落河砍杀挡路的唐军军士!
几万唐军的士气,瞬间崩溃,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他安禄山这个唐军主帅临阵脱逃!
如今呢?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安禄山率军直扑契丹王账,如果一切顺遂还好说,一旦事有不协,谁有敢保证他不会故态萌发?
一旦战局不利,安禄山再给来一个贪生怕死、临阵脱逃,那么,跟着他出塞直奔契丹王账的数万唐军,岂不是要跟开元二十二年那一批唐军一样丧身塞外!?
想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奋斗在开元盛世》 最新章节第589章 当初、如今,网址:https://www.bqgbi.org/15_15247/589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