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听你安禄山的指派?
……
“以谢某对安禄山的了解,他如此违背朝廷调兵流程,必然是在为推卸责任做准备!”
至于如何推卸,谢三郎今天在大朝会上,曾经当着天子和满朝文武的面儿,对安庆宗详细说过,如今面对严庄,也就言简意赅地说了个大意。
朝廷如果同意陇右出兵,一旦战败,安禄山就可以找到很多理由,比如朝廷出兵不及时,比如陇右将领不听将领,比如陇右军与幽州军配合不力等等,都可以把战败了责任推脱,至少一半儿都推脱在陇右军的身上……
而如果朝廷不出兵,那就更简单,突袭契丹王庭,朝廷并没有派兵相助幽州军,即便战败,安禄山纵然有作战不利责任,不可推脱,但是,也可以说正是由于朝廷不信任他、不帮助他,所以才造成失败的结果……
说到这里的时候,谢三郎冷冷一笑,对着严庄说道:
“安禄山为什么要做好推脱责任的准备?
他好歹也是幽州河东的双料节度使,正在塞外领兵作战,不思如同一战功成,反而琢磨如何推脱责任?
如果他有把握一举击破契丹王庭,他会如此吗?”
说到这里,谢直死死盯着严庄,沉声说道:
“所以,谢某估计,安禄山如此行事,不仅是没有把握,而是……已经大败亏输!
你说对不对呀?严夫子!”
严庄听了,无言以对,
谢直见他不说话,不由得一声冷笑。
“谢某不才,也算薄有威名,所谓大唐办案第一能手,那是过誉。
但,谢某人从开元二十三年开始,直至今日,审案办案不知凡几,早就想明白了一个道理……
有的时候案犯沉默,也是一种答案,
严庄,你不说话,更是让谢某确信,安禄山,必然已经大败亏输,甚至他投递给安庆宗的那一封私信,就是他带着残兵败将回到幽州之后才发出来的!”
严庄一听,不说话不还不行了,按照人家谢三郎的这意思,你不说话你就是默认了……
“汜水侯,严某一直滞留长安,这东平王提兵出塞之后,严某和东平王世子安庆绪就一直留守长安进奏院之中,塞外战斗结果如何,严某和世子一样,只能通过信件往来得知……
您说东平万已经战败回到幽州……严某并不知情。
但是,我必须多说一句。
即便东平王兵败塞外,已经退守幽州,他也不会造反!
还请汜水侯以国事为重,莫要将于东平王的个人恩怨带入到这件事情之中……”
谢直一听,笑了,没有回应严庄暗指的“因私废公”,反而直接问了一句。
“你说安禄山不会反?”
严庄不置可否,反问道:
“东平王因何会反?”
谢直哈哈一笑,直接给出了答案。
“因为太子!”
“太子”二字一出,严庄的脸色,彻底变了。
虽然严庄刚才既没有承认安禄山已经战败塞外,也没有承认他退回幽州准备造反,但是在场都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严庄不过是利用话术死不承认而已,却也被谢三郎抛出一个又一个不争的事实,把他逼迫到了退无可退的地步,最后只能耍无赖一般死不承认而已。
现在,谢直提及“太子”,直接让严庄变颜变色,连耍赖都耍不下去了。
因为,这正是安禄山的“痛点”!
说太子,就得先说天子。
李老三不到二十登基,迄今为止当政将近五十年,乃是赫赫有名的“开元天子”,其威势自然不用多说,尤其在开元十三年封禅泰山之后,其威势更是达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奋斗在开元盛世》 最新章节第622章 要反?,网址:https://www.bqgbi.org/15_15247/622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