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军史小说 > 乾隆四十八年 > 第六百三十七章 余心之所善兮(2/4)

第六百三十七章 余心之所善兮(2/4)

上一页乾隆四十八年章节列表下一页
乾隆四十八年有声小说,新笔趣阁在线收听!
过来问道:“谁来了?”

赵新道:“汪中。”

“大老远他跑过来干什么?”

赵新没有回答,反而望着吴思宇问道:“你以为呢?”

吴思宇想了想道:“科举?”

“嗯,他这是着急了。年底的时候袁枚和赵翼都来了信。”

“袁枚我听说过,《随园食单》嘛。赵翼是谁?”

“合着您就记得吃了。”赵新哈哈一笑,话锋一转问道“有两句诗听过没?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吴思宇撇了撇嘴,不屑的道:“瞧不起人是吧?这不是教员写的么。”

“嘿嘿,错了不是。这就是赵翼写的。”

“啊?”

赵新点点头解释道:“赵翼这人进过军机处,给乾隆当过秘书,写过诏书,还给阿桂和李侍尧当过幕僚。后来中风做不成官了,去了扬州的安定书院教书。”

吴思宇挠挠头道:“说实话,我一直没想明白你为什么要开科举,废了不挺好的吗?”

赵新决定跟吴思宇好好谈谈这个问题,让大家对此有个正确认识。他整理了一下思绪,道:“停废科举,开办新式学校当然是趋势,但眼下不是清末,外敌根本谈不上,社会矛盾也没那么尖锐。我考虑了很久,如果冒然废掉,就会人为制造出一场社会危机。”

“什么危机?”

“传统士绅阶层瓦解。”

“瓦解不是正合你意?我记得你说过公有体制下搞工业化,士绅是我们的天然敌人。”

“这话我的确说过,不过事情得分两面讲。科举可不光是造就知识分子,而是造就士绅阶层。你想没想过,在学校普及到乡村之前,士绅阶层的突然消失意味着什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什么?消灭地主?”

“是‘士农工商’四民社会的彻底瓦解。”赵新吸了口烟,缓缓喷出道:“以我们目前的能力,根本无法应对这样带来的不良后果。”

“咱们不是搞土地改革么,会有不良后果?”

“会。你别小看,在乡村行政体系建立并完善前,基层法令的传播和公共道德教育都要靠士绅。没了这些人,咱们的法律形同空文,大字不识的老百姓有几个能明白。再者,停了科举,传统文化还怎么传播?都考数理化了,《三字经》和《千字文》有谁愿意背?我承认儒家经典里有糟粕,推崇君权、父权、夫权,提倡愚忠、愚孝、愚节,可那是后人为了标榜皇权进行注解才造成的。泼脏水可以,总不能把孩子一块给泼了吧?”

“老吴,我特么就不信了,凭什么西方那套东西就都是好的,我们传统文化都是错的!抛开自然科学不说,想想我们那个时代,才过了不到一百年,大家又回头寻找传统文化。到处开设国学班,从小孩到大人,这说明什么?说明四书五经这些儒家经典所蕴含的精神是合理的!可现在回头看,都特么假招子!那些所谓的‘国学高级总裁班’我都上过,教授的水平还不如人家黄承吉一个秀才呢。如今西方人还不敢侵略中国,民间变革的呼声也没有那么强,咱们和满清的斗争说白了还是肉烂在锅里。如果我们一上来就斩断科举,后果很可能比我们那个时代还要糟,真要到了那时,你我就成千古罪人了!”

“有道理。”吴思宇点点头,感叹道:“休克疗法要不得。就算不为我们自己考虑,也得为下一代考虑。”

眼下的吴思宇跟以前不同了,儿子都有了,自然要为以后考虑。总不能老子打天下,二世而亡吧。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乾隆四十八年》 最新章节第六百三十七章 余心之所善兮,网址:https://www.bqgbi.org/175_175645/639_2.html

上一页乾隆四十八年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