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伐清 > 第二十一节 根基(2/5)

第二十一节 根基(2/5)

上一页伐清章节列表下一页
伐清有声小说,新笔趣阁在线收听!
汉光武帝,都极为重视根基,汉太祖虽然屡败,但靠着关中源源不断提供的兵员、粮草,最终击败了项羽;汉光武也是一样,靠着河内的根基,最终剪除了群雄……”

听到这里,文安之瞅了邓名一眼,口上不说,心里却在鄙夷这个毫忠君之意的家伙:“这小子果然是以中兴的光武为榜样,觊觎皇上的大位了。”

而邓名仍在继续:“远的不说,李自成之所以旋起旋灭,就是因为他太不重视根本,若是李自成在攻克西安后不急着进攻北京,而是花上三、五年时间好好经营河洛,襄阳,那么便是一片石败了又如何?没有根基就经不起失败。”

文安之实在听不下去了,重重地哼了一声:“李自成那是逆贼,天厌之,天殛之!”

“督师说的是,末将是说若是李自成不急于求成,而是肯耐心经营领地的话……”

“也是死路一条!”文安之忍可忍地喝道。

“督师高见。”邓名见势不妙,连忙转换了话题:“反观李定国、孙可望……”

“是晋王和孙可望。”文安之更正道。

“对,反观晋王和孙可望,正是因为孙可望在云贵深根固本,西营才能武装十万甲士、供养数十万大军,虽然前后有刘文……不,有蜀王在保定败给吴三桂,孙可望在湖南损兵折将,晋王也攻打广州不克反倒损失惨重,但西营经得起失败,很快就能恢复元气,洪承畴也只能寄希望于三王内讧,这就是有根本的好处啊。”邓名喘了一口气,又拿出另外一个例子:“鞑虏势大难制,也是因为洪太认真经营辽东,开垦荒地、训练工匠,给多尔衮留下了一个能够源源不断提供兵员、武器的基业。”

说到这里邓名打住了,他估计文安之已经听明白了自己的意思。[

“建奴乃是跳梁小丑,难以剿灭是因为红城出、吴三桂等贼罔顾君恩,辽东文武不肯实心做事,并非洪太之能;至于晋王、蜀王,虽有广州、保宁之败而不乱,那是因为天命在我大明,忠义之士誓死报效朝廷,不因一时的胜败而气馁”文安之慢悠悠地说道,然后口气突然变得严厉:“你的这番言论实在太过荒谬,滑天下之大稽,以后不许再提!”

“督师高见。”邓名低下头,老老实实地认错:“末将失言了。”

“嗯,知道就好。”文安之话锋一转:“所以你打算先取川西,把成都当成根本之地好好经营,然后再出川,或东征、或北伐?”

“正是。”邓名点点头。

“你的想法,让老夫想起一个典故,就是张仪和司马错的争论。”文安之瞥了邓名一眼,见后者脸上一片茫然,知道邓名肯定不晓得:“当初秦王问计于重臣,当先攻韩,还是先攻巴蜀?张仪主张先攻韩,认为中原是天下腹心,人口稠密、物产丰富,是争夺霸业所必图,而巴蜀是荒蛮之地,不但要耗费巨大的国力夺取,更要投入巨大的精力去治理;但司马错不以为然,认为攻击韩国必然引起山东诸国的重视,全力来与秦国为难,他主张先取巴蜀,充实国力,然后可以后顾忧地争霸中原。秦王采用了司马错的建议,先取巴蜀。成都就是张仪所建,后来又有了都江堰,川西也变成了沃野千里。”

“督师赞同末将的主张了?”邓名闻言一喜。

“但是你要知道,虽然最后秦国统一了六国,但中间花了几代人的时间经营巴蜀领地,现在虽然川西缺的只是人口,但要想恢复生产,没有五年恐怕法建功。五年之后,说不定根基依然不稳,还需要继续努力经营。”文安之看了邓名一眼:“你沉得住气吗?”

邓名大声答道:“末将沉的住气,之前论是在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伐清》 最新章节第二十一节 根基,网址:https://www.bqgbi.org/17_17170/142_2.html

上一页伐清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