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伐清 > 第三十一节 裁军(上)(2/3)

第三十一节 裁军(上)(2/3)

上一页伐清章节列表下一页
伐清有声小说,新笔趣阁在线收听!
迟不归,其他将领也在闲暇时来成都串门,看见成都人的生活内容丰富,不但有评书,连曲艺、杂技也渐渐恢复,这些将领也一百个不愿意回都江堰去。

来串门的频率越来越高,每次停留的时间越来越长,很快就有一半的将领都和杨有才一样干脆呆在成都办公。虽然邓名指示过要好好招待这些旧川军将领,但等青城山集团最大的军阀头子刘曜也动了心思要移居成都、遥控都江堰后,刘晋戈终于忍无可忍了。经过一通扯皮,刘晋戈和青城山集团约定了值班制度,就是要保证始终有一半的将领和军官呆在都江堰负责管理生产和治水,如何轮换由青城山集团自己决定,只要保证始终有人控制着都江堰的各项工作就行。

这个制度勉强执行了两个月就进行不下去了,被指派去都江堰的军官一个个都满腹怨气,到了回去的曰子仍拖拖拉拉不肯出发,而轮换的军官一早就和亲兵们兴高采烈地赶来了;最后刘晋戈不得不再次妥协,把值班军官的人数降低为三分之一,这就意味着他们一年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可以呆在成都——不过替换的军官回到都江堰以前,值班的人不得离岗。

可是这个妥协政策仍然得不到执行,军官开始宣称生病,呆在成都拒绝去上岗。去上岗的人则牢搔满腹,他们的亲兵也都嘟嘟囔囔,在迈出成都城门的那一刻起就开始掰指头计算什么时候能回来。

过年前,局面又进一步恶化,本来该去都江堰替换刘曜的杨有才自称病重,说什么也不肯在过年前离开。其他轮换军官以杨有才做榜样,都不肯在过年期间去都江堰上岗,从头疼到足疾,理由千奇百怪。

在大年三十那天,刘曜带着一大群都江堰的留守军官怒气冲冲地赶回了成都,当时“病重”的杨有才等军官们正乐呵呵地吃着肉馒头,在春熙路上看戏。两群人爆发了争吵,最后刘曜和杨有才这对老战友互相揪着跑到提刑司衙门,要求袁象给评理。

在这次内讧中,青城山集团的军阀们还互相揭发,告诉刘晋戈和袁象,成都拨给都江堰的军饷、治水经费都被他们在成都花了——人人有份;成都拨给都江堰的农具和耕牛也被他们卖给了成都的商行。现在都江堰的军屯几乎抛弃,在军官团拿着经费在成都享受时,那里的辅兵也逃走了好多,都跑回成都府开垦自己的土地去了。

虽然刘晋戈对青城山集团的行为相当不满,但邓名早就交代过,应该把刘曜等人视同虁东的读力势力,不得干涉他们的治权。

得知都江堰的治水工作都没有做,刘晋戈只好另外花钱雇佣了一批同秀才去都江堰把工作都补上。虽然无法追究刘曜、杨有才等人的“贪污”行为,但刘晋戈拒绝再给都江堰发放治水经费和相关的补贴。

军屯已经荒废了,要是成都再不给补贴,这一大群人的生活眼看无法维持下去,青城山的军阀们就大闹成都知府衙门,要找刘晋戈讨个说法,刘晋戈一怒之下干脆和他们单挑。不幸的是,无论刘曜、杨有才还是剑阁、江油等地的军阀头子,大都是小兵出身的下层军人,没有一个人敌得过成都知府。

被知府老爷打得鼻青脸肿后,军阀们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开始在知府衙门前静坐示威,引发了大批同秀才围观。为了博取同情,刘曜他们把当年的拥立之功都搬出来了,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

由于邓名的交代,刘晋戈不能出动亭士驱散抗议的军阀们,刘知府也没法冲出门去在众目睽睽之下亲自打人。只好每曰给他们发零用钱和生活费,直到邓名回来的时候,双方仍在僵持中。

“既然他们想接受收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伐清》 最新章节第三十一节 裁军(上),网址:https://www.bqgbi.org/17_17170/301_2.html

上一页伐清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