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伐清 > 第二十九节 解围(上)(2/3)

第二十九节 解围(上)(2/3)

上一页伐清章节列表下一页
伐清有声小说,新笔趣阁在线收听!
中起十万军队和清廷中央军对峙,一边还能保持对南京的优势,那遏必隆是无论如何也不会信的。

而随着最新的报告传来,遏必隆对战局就更看不懂了。

这次燕京派人送来的信件中包括了祖泽溥奏章的内容,见到祖泽溥转而支持议和了,遏必隆也和索尼、鳌拜他们一样,猜到祖泽溥多半是被登陆的明军打垮了。

看到这封报告后,李国英虽然还是不相信邓名去山东了,不过对自己原先的判断也产生了一点怀疑:“赵天霸就是个匹夫之勇,赵副将说打垮他易如反掌、不费吹灰之力,要是他带兵去山东,能打得过山东总督吗?”

……

一直和两江扯皮到了十一月十五曰,局面依旧没有发生任何有利于清军的转变,遏必隆望眼欲穿的援军连个影子都没有。他盼望着前后夹击明军已经一个多月了,但就是实现不了。反倒是祖泽溥把应该派来淮阳的北方援军扣了一部分,还说山东绿营已经自顾不暇,不可能继续支援江南战场了。

今天朝廷又送来新的八百里加急,称祖泽溥报告邓名正在席卷胶东,不久前把莱州知府熊森的印信缴获,送到了青州城,看起来莱州已经沦陷无疑。而去莱州等地侦查的天津水师也被明军打垮了,得理不饶人的闽军一直追到了天津港外,可怜几十艘清军战舰只逃回来了两艘。据幸免于难的水师官兵说,莱州、登州海外的明军舰队是一眼望不到边,没有一万艘也得有个七、八千艘。索尼和鳌拜狠命挤了挤水分,觉得明军水师大概在一千艘上下,能够运输十几万军队。

现在济南与登州的联系也断断续续,送信的使者都是从胶东半岛南边摸出来的,据说现在登州府的前线军营已经人心惶惶,官兵都知道他们背后有一支强大的军队登陆了。祖泽溥还称,登州逃出来的使者还辨认出了大量川军的旗号,祖泽溥要求朝廷立刻给他派去援军,或是干脆将他罢免。

祖泽溥连这话都说出来了,显然是再也支撑不下去了。而燕京则有些生气地催问淮阳前线,他们到底是想打还是想退。燕京觉得邓名带走了川军的主力,但有两江官兵支援的遏必隆还是不敢与剩下的明军作战,虽然朝中对遏必隆的胆量有些失望,但索尼他们依旧信任遏必隆的指挥能力,如果遏必隆决定不打这一仗,燕京也会支持他的判断。

“你现在还认定邓名没有去山东吗?”杰书质问李国英道,本来遏必隆也有相同的看法,不过现在辅政大臣的观点发生了动摇,所有的质疑都落到了李国英肩上。

“川军的主力肯定是没带走,”李国英信誓旦旦地说道:“如果邓名真的去山东了,他怎么可能只带那么一点人马?”

现在江北的明军位于清军的领地上,被中央军黏住了,随时可能被四面八方赶过来的清军团团包围起来。在这种凶险的情况下,李国英不认为邓名会把最精锐的部队带离主战场——如果这里只有夔东军和崇明军,李国英还会认为邓名是想用杂牌军拖住清军,带着他的川西主力吃肉,可是对面明明有大量的川西军。

“总拖下去也不是事。”刚抵达战场时,杰书确实相当紧张,对遏必隆和李国英言听计从,他们两人都同意的战略杰书也不会反对。不过现在和明军静坐了很久了,杰书渐渐克服了自己的紧张情绪,燕京的文书里的不耐烦也是显而易见:“到底是打,还是先去收拾在山东登陆的邓名,你们两个人倒是给个准话。”

“奴才以为应该等下去。”李国英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坚持遏必隆提出的战略:“贼人师老兵疲,而两江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伐清》 最新章节第二十九节 解围(上),网址:https://www.bqgbi.org/17_17170/543_2.html

上一页伐清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