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网游小说 > 重生之红星传奇 > 第三三五章 大汶口(一)(2/4)

第三三五章 大汶口(一)(2/4)

上一页重生之红星传奇章节列表下一页
重生之红星传奇有声小说,新笔趣阁在线收听!
溢彩,一脸生动,上前给刘一民倒水。边倒水边说:“谢谢你!”

钟效培是高级领导,多少知道一点刘一民的事情,看见晶晶脸上的表情,生怕她激动之下说出让刘一民为难的话,让匡亚明和刘导生瞧出二人的感情纠葛,站起来和刘一民握手后,拉着三个人就走。

出门的时候,刘导生埋怨钟效培说:“钟部长,你干么急着走啊?今天的机会多宝贵,一号首长那么忙,能抽出时间听我们汇报,我还有许多问题想向他汇报,听取他的指示呢!”

钟效培笑呵呵地说:“刘一民同志很忙,我们也忙,先把报纸办起来再说,以后有的是汇报机会。”

晶晶看了一眼钟效培,叹了口气,低声嘀咕道:“原来的蔡主任心长偏了,来了个钟部长也是个偏心眼儿。”

钟效培耳尖,听到了晶晶的话,无声地笑了一下,就让三个人回去抓紧把编辑部、印刷厂先组建起来,做好创刊准备工作。

送走几个人后,刘一民找来黎玉,商量如何开展根据地的财税工作。

按照刘一民的思路,山东根据地必须建立自己的银行,发行人民币,理顺金融体制。在沂蒙山区建立工业体系,开煤矿、铁矿、金矿,利用从天津动员来的技术人员、工人和民族资本家,兴办各类企业,保证根据地正常的生活必需品生产。至于军工,由后勤司令部统管通办。商业方面,想法设法保持流通,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商贩与根据地交易。等打下了海滨城市,还要想法和外国人做生意,特别是那些中立国,用钱购买他们的商品,满足根据地各项事业发展的需要。农业方面,这山东眼下农作物除了小麦外,秋粮主要是高粱和大豆,玉米很少种植。平原地区还不错,山区就不行了,小麦一亩地也就是50公斤到110公斤之间的产量,高粱、大豆的产量更低。至于蔬菜,种类就更少了,基本上就是萝卜、白菜、葱姜蒜,离在西安屯垦时的品种数量差远了。这样的粮食产量,沂蒙根据地养活不了这么多的部队,只能和日军在平原地区开展粮食争夺战。因此,必须大力改造种子,兴修水利,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还要大力推广玉米、红薯种植,以粗粮代替细粮,保证粮食供应。

为了保证这几大块工作顺利进行,刘一民要求黎玉组织人员认真研究,尽快成立财税部门,用财税手段调节根据地经济;尽快组织土改委员会,参照陕西根据地政策,研究制定山东根据地土改政策,真正把农民变成我们抗日的主力军。

刘一民说了许多,黎玉记了许多。最后,黎玉说:“刘书记,你说的很好,我听说你曾写过一个陕西根据地建设方案,中央就是依据你的这个方案一步步组织根据地建设的,能不能把这个方案拿来,让我们参照执行?”

刘一民说可以,不过山东毕竟和陕西不同,那里是大后方,一般情况下比较安全。山东是抗日前线,有些在陕西搞的政策在山东就得重新斟酌。比如土改,山东这地方现在已全面沦陷,伪政权相继建立,许多头面人物、地主都当了汉奸。这本来是个好事,为土改扫清了部分障碍。但是,如果全部没收地主土地的话,容易把那些摇摆不定的地主推向反面,还容易让积极支持抗日的地主寒心。这个问题必须得认真研究。

两个人商量完,黎玉就告辞了。刘一民正想着让李小帅去看看有没有津浦线作战方面的情报,贺兴华就送来了总部的电报。

刘一民一看,总部的电报通报了三件事,一是山西日军继扫荡晋西后,又开始集中兵力向同蒲铁路北段攻击,判断日军目的是打通太原至大同间的联系,巩固交通线。二是通报了武汉委员长行营转来的电报,称已经将陈瑶光父母释放,派人护送西安。三是通报津浦路南线作战情况,滕县已于3月21日夜失守,守军5000人除500人突围外,全部阵亡。第二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生之红星传奇》 最新章节第三三五章 大汶口(一),网址:https://www.bqgbi.org/17_17687/334_2.html

上一页重生之红星传奇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