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大的问题。
因为往往这也意味着久经战乱的天下安靖,经济复苏,社会秩序的逐步恢复和完善。人们逐渐不再用武力解决问题,而是讲道理、**律。
百姓的生活这才更有保障,更ziyou,更加富足。
然而……
所有从创立理念上都是好的体制在实施的过程中必然发生一定的变形。
毕竟,就算是极高明的智者、政客也不是全能的神明,能预知一个国家——特别是像大明这样一个庞大的国家在未来发展中的所有变数。
往往,人便是最大的变数。
最初这样大肆建立文官统兵,弱化武官体制的是宋太祖赵匡胤。
作为本身就是武将,并且在皇帝死后以“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戏码篡权登顶的宋太祖十分忌惮武将。
可能他本身还念及旧部之间的感情,用了“杯酒释兵权”这样请人吃饭,暗示众人交出兵权的怀柔戏码。
但像他这般一个心机深沉之人又岂会没有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些治国、坐天下的“经验”?
于是,终宋一朝。
天子对于武将甚至整个武官系统的不信任也一直贯穿其中。
以至于在空前的繁荣经济和生产力下竟然被回鹘、辽、金、蒙古压着打了那么多年。中间好不容易出了几个能力挽狂澜的武将却不是像杨家将一般死的“中了埋伏”便是如同岳飞一般死于“莫须有”的罪名。
而经历了金人的羞辱践踏,蒙人的屠戮压迫……短暂爆发出血性,吼出了那一声“八月十五杀鞑子”的华夏在短暂的血性爆发之后便又重新在统治者的私心下进入了厌弃武力军事,柔弱盲从的轮回当中。
可笑当年那些立下汗马功劳的士兵如果知道自己的后代被世世代代禁锢为“军户”,受到文官、武将重重压榨,生活的还不如贫农一般的话……该是如何作想?
就说这大明,到了最后几年,朝中文武竟然尽无英雄!
其中武将士兵尚可理解。
武将世袭罔替,没有了能者上位、功者上位的良好机制,加上文官地位极高,往往高品级的武将还要跪低品级的文官……这等僵固、羞辱之中武将岂能再出现昔日三国之时群星璀璨的荣光?
士兵们更是升斗小民,连年在文官太监的贪污和坑爹指挥下早已经精锐丧尽。平时连饭都吃不饱,谁给你卖命?
但文官……作为一直享受着最高社会地位、一直口口声声喊着大道理、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明末之帝国与文明》 最新章节第101章:国至如此,岂能不亡?!,网址:https://www.bqgbi.org/193_193524/101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