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东西的推广不是问题,毕竟陈曦一直本着这种东西哪怕是低价租售都必须要推广到地方乡镇的态度在搞,而且这东西上手之后,只要是农民都能意识到和曾经巨大的效率差距。
所以这东西的推广也不是问题,真正的问题在于这东西的生产效率,以及产生的新的问题——以前一个人在农忙期间能耕作二十亩,现在有了农机,我能耕作五十亩……
没错,和陈曦思考的相反,在陈曦看来原本需要大量时间才能做完地里面的活,在有了农机之后只需要少量时间就能处理完地里面的活之后,种田的百姓就有了更多的时间来打工。
结果百姓用事实告诉陈曦,有了农机之后,我可以垦荒种更多的田,然后种更多的田,为什么要去作坊上班?种田多好的,我种田的经验极为丰富,可比上班需要的技术素养强多了。
和后世那种人多地少,每个农民的土地有限,种完田,就得进城打工的情况不同,汉室现在是地多人少,在农民本着闲着也是闲着,这农机特好用,我垦片荒地,四五年后就有一片农田的思路下……
陈曦发现自己基于正常逻辑的思维出现了大问题——上班?狗才去上班,再垦荒五十亩,五年后我一年到手也能落15000文。
中国古代男耕女织的思维深入人心,小农经济在发觉自家还有增长上限的情况下,大多数祖祖辈辈就这么过日子的百姓并不想去所谓的作坊上班,对于他们而言,我们种田也能有吃有喝,还能囤更多的粮食,为什么要冒着少囤粮的风险去上班。
陈曦低估了农业稳定产出情况下对于祖祖辈辈种田养家糊口的普通人的吸引力。
当然也不是陈曦的计划破产了,而是出现了新的阻力,更头疼的事,这种阻力来自于陈曦自己。
虽说陈曦的经验之中不乏打压粮价等等半剥削的方式逼迫百姓在吃饱的情况下,追求吃好不得不进入工业链进行打工的方式,但思来想去陈曦还是放弃了这种方案。
哪怕陈曦立法保证在之后对于农业进行反哺什么的,到最后恐怕也只是一种笑话,而且基于这种思路下运行的很多东西,都会必然性的出现扭曲,更重要的是,这种剥削一旦成型,就会形成一种强大的惯性,想要解决都无法解决。
有一个笑话是,关于如何解决农民低收入问题,一个是,伱是否接受粮食价格增长十倍,进而让农民收入翻倍,另一个则是维持现状。
几乎不需要思考,基本都会选择后一个,因为后一个有着绝对正确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神话版三国》 最新章节第6085章 怕是勉强,网址:https://www.bqgbi.org/1_1089/6178_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