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可信,他的儿子曹丕就曾分析过诸侯墓被盗的原因:"丧乱以来,汉氏诸陵无不发掘,至乃烧取玉匣金缕,骸骨并尽,是焚如之刑,岂不重痛哉!祸由乎厚葬封树。"郭太后也说:"自丧乱以来,坟墓无不发掘,皆由厚葬也。"在力主和实践"薄葬"的同时,他还采取了"疑冢"的措施。传说,在安葬他的那一天,邺城所有的城门全部打开,72具棺木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同时从城门抬出。从此,曹操之墓的千古之谜随之悬设。这72座疑冢,哪座是真的呢?千百年来,盗墓者不计其数,但谁也没发掘出真正的曹操墓。面对"曹墓不知何处去"的感叹,人们对曹操的奸诈多疑有了更深的认识。但是从另一角度看,曹操一生节俭,带头"薄葬",是有积极意义的。在那战乱频仍、社会动荡的时代,身居高位的他,用隐秘的办法处理后事,也是迫不得已。这样做,既保护了自己,也使盗墓者无从下手,这也不失为一个明智之举。一千多年过去了,曹操的真正陵寝仍未现踪迹,也许永远是个谜中之谜。之后,有盗墓者以摸金校尉之风水方法盗墓,皆称为"摸金校尉"。摸金校尉的来历就是充满了丰富的历史色彩,再加上近几年影视作品已经各类小说对于摸金校尉的艺术加工,略发让人觉得摸金校尉机神秘又带有一丝诡异的职业。但是毕竟已经是新时代了 不比古时封建年代,这年头哪还有什么摸金校尉呢。看書辋小说首发本書本书来自 品&书
本章已完成!
《诡墓谜情》 最新章节第二百七十八章 摸金校尉,网址:https://www.bqgbi.org/23_23182/278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