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牛角灯,肯定比纸灯笼好用的多,但与琉璃相比,就差的不止一星半点了。
赵桓确实在“拉伸玻璃”方面,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搞不出来平整纤薄的玻璃。
但是不代表赵桓搞不出来“薄玻璃”。
拉伸不出来,难道还“吹”不出来?
玻璃可是岛内将来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也是将来跨海贸易的重要货物。
所以赵桓自然是要把玻璃玩出花来。
依靠专门建造的琉璃坊,将玻璃加热出来后,利用铁管进行吹塑,如此一来,就可以得到琉璃罩。
琉璃罩的透光性,毋庸置疑。
就连灯内的照明物,赵桓都舍弃了传统照明原料,而是采用了鲸油。
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生活在海岛上,自然要与大海打交道,捕鲸自然是必不可少。
反正这年头,根本就没有正规捕鲸行业,海洋资源也没有受到影响,完全就是一个尚未开发的超级宝库。
赵桓作为第一吃螃蟹的人,当然要大搞特搞。
难不成,生活在大宋,还要担心环保问题不成?
鲸鱼可是好东西,浑身都是宝,其中获取的鲸鱼油,用来照明,简直绝绝子。
不仅够亮,耐烧,最关键的是这玩意儿没有异味。
不过现在赵桓也无法规模性的捕鲸,毕竟跨海作业,对于这个时代的技术力来说,难度实在是太高了。
一旦遇到风浪,就可能出现船毁人亡的局面。
所以赵桓的目光,自然是投向近海,但由于鲸鱼在近海较少,而且暂时还不清楚,长岛一带鲸鱼的回游位置。
因此从赵桓立项,发展捕捞鲸鱼以来,到现在为止,也才只捕获了一头鲸鱼。
而且因为缺少配套工序,再加上对鲸鱼缺乏了解。
这第一头鲸鱼,更多的是实验性质,身上大部分的资源都被白白浪费了。
好在鲸鱼油被保存了下来。
一直抱着赵家老二的郑庆云,率先发现了放在桌子上的鲸油琉璃灯。
她自然知道这是灯,却从未见过这种灯,当即指着琉璃灯,好奇道:“陛下,这该不会是灯吧?”
此言一出,众女的视线,纷纷投了过来。
赵桓自然是顺势来到桌边,仿佛显摆宝贝玩具的小屁孩一般,也不言语,直接拽里拽气的点燃琉璃灯。
由于是白天,鲸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宋土》 最新章节第687章 琉璃,网址:https://www.bqgbi.org/249_249956/687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