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连死亡都是奢侈的!
龙岩峰见军心可用,十分满意。他统计了一下,发现连神武军自身携带的带那些民兵自己装备的,这支四万多人的大军居然拥有大大小小两百多门大炮,而且弹药充足————毕竟是边打边补充的。火枪弹药同样也很充足,毕竟大多数民兵部队都没打大仗,弹药消耗有限。神武军弹药消耗比较大,各民兵部队匀一匀就完事了。
除了子弹炮弹,对于如今拥有大批优秀弓箭手的神武军来说,箭支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武器。没办法,不管是鞑靼人,还是那些来自东北白山黑水,或者大兴安岭深处的夷丁,个个都是射箭好手,这支大军足有一万多人呢,对箭支的需求自然很惊人。对此龙岩峰也是有准备的,出塞之前他就准备了整整二十万支箭,足够麾下锡伯人、索伦人、女真的以及鞑靼人射好一阵子了。同时,连败青把都和脱欢,他又缴获了大量箭支————光是击败青把都后就缴获了至少四十辆装满箭支的勒勒车,毕竟鞑靼人打仗也是需要消耗大量箭支的。
不过,缴获的箭虽然多,质量却很难让他满意。
箭这玩意儿看似简单,其实也是有技术含量的。首先可以明确一点:央视某记录片反复强调的秦军军械标准化、所有箭镞都做得几乎一模一样什么的,纯属鬼扯,第一次工业革命尚且做不到标准化,两千多年前的秦朝玩个毛线的标准化。每一批模具都会因为各种不可抗拒的因素,在制造过程中出现或大或小的偏差,根本就不可能做到尺寸一模一样,而模具都没办法做到标准化,就别指望用模具生产出来的东西能够标准化。其次,一支箭最难搞的部份并不是箭镞,更不是箭羽,真正难搞的部分,是箭杆!
对,就是那指头粗的、笔直的一根箭杆,这是整支箭最难的一部份。
箭杆一般是木制,并不是直接砍一根树枝就能用来做箭杆,这得将木材锯开,从中取材切割、打磨、烘烤,最后做成一支支长短一致的、笔直的、重量也大差不差的箭杆。这是一项费时费力的工作,每一根做箭杆的材料都不一样,工匠必须细细的修,粗的部分要磨细,有虫眼什么的直接扔掉,发现有弯曲的要想办法改正……非常的麻烦。所以古装电影里打仗时动不动就万箭齐发,这纯粹是扯淡,没有一个国家的军械库存经得起这样挥霍的。
缴获的那些箭箭杆质量还可以,但箭镞就一言难尽了。鞑靼人缺钢铁,越穷的部落就越缺,喀喇沁部并不是什么很富的部落,自然不可能每一支枚箭镞都用钢铁来制造。所以在缴获的那些箭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明朝大祸害》 最新章节第259章 冒险,网址:https://www.bqgbi.org/268_268541/259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