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子!>
就是又要枉费多少银子了,蔡员外第一次有了悔意,不过他后悔的没有早点拿下熊家的茶园。>
可是坏消息总是来的更快,一名管事的再次冲进了府中。>
“员外!都司衙门给熊家送旌表了!”>
“怎么回事!”>
蔡员外这下子彻底失了方寸。>
熊家有了旌表,熊母就是不是普通妇人了,属于全省都挂了名的优秀模范了。>
那针对熊家茶园的争产诉讼,就自然撤销了。>
什么?全省的道德模范会侵占族产?>
“说!熊母一个妇人,怎么得到朝廷旌表的!还是都司衙门亲自颁发的旌表!”>
管事的快要别不过来气,蔡员外这才松开手,管事的大口喘气说道:>
“是于家。”>
“于家怎么会插手这件事!”>
“于家二公子前段时间率部剿灭了倭寇,上报给都司衙门的请功名单上就有熊岳,旌表是于家运作下来的。”>
知府衙门,延平卫都指挥使,这些人怎么都甘心被苏泽一个小小的书生当枪来对付自己?>
蔡员外想不通。>
可是短短几天时间,攻守之势易也,蔡家再次落入下风,蔡员外打起精神四处活动,为了保住两座田庄。>
这一切自然是苏泽的手笔。>
给死去的熊岳请功,苏泽付出的不过是一具倭寇的尸体和一把倭刀,顺带给天使投资人于宗远带来了福州左卫总旗的推流官职位,并且让于宗远获得了参加明年福建武举的资格。>
所谓推流官,是对应的是武将世职位。>
于指挥使的指挥使是世职,是死了可以传给下一代的。>
推流官则是不能传代,只能自己享受的待遇。>
虽然只是总旗,这是在流官八等之外的不入流职位,但是对应于家来说,明年的武举资格才是重头戏。>
按照明代武举的管理,武举中式的,第一名可以直接授予副千户的职位,第二名以下都可以依次擢升,至少给到百户的职位。>
于宗远这次被授总旗,只要武举再中,就能按照惯例就可以给到副千户的推流官,虽然不是世职恩及子孙,但是也算是相当不错的职位了。>
苏泽不由的感慨,果然还是朝中有人好办事啊。>
同样的功劳,给普通的正卒,可能也就是加升一级,给了小旗或者总旗,这辈子也差不多走到头了。>
但是于家运作了一下,靠着一颗倭寇首级和倭刀,就让于宗远得到了武举资格,听说于家已经打点好了,这次肯定让于宗远中举。>
武举不同于文官的科举考试,考试的严肃性一般,除了前面几名可以保证真才实学之外,后面几名不少都是营私舞弊的卫所军将后代。>
对于苏泽送自己这么大的恩情,于二公子自然是千恩万谢,唯一遗憾的就是在武举之前他要去福州府的福州左卫报道了。>
和苏泽依依惜别,于宗远将南平城内的店铺全部委托给苏泽,带着姬妾和钱财珍宝,向着福州城而去。>
解决了熊家诉讼的问题,苏泽对于蔡家的办法就是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
今年延平府的夏粮没有征收齐全,朝廷也没有因为闹倭寇优免福建的夏粮,方知府在知府衙门里发愁,这个消息通过林显扬传到了苏泽的耳朵里。>
大明朝的夏秋二粮的征收,并不是要第一时间交足的。>
就以夏粮为例,夏粮各省根据粮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最新章节第163章 谁是绝户?,网址:https://www.bqgbi.org/289_289904/163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