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摆桌吃饭,吃饭的时候村道上有人经过时,还能方便聊聊天。
菜很简单,一碗红烧土豆,一碗青菜烩粉丝。
许是为了招待客人,老婆婆还特意剥了三个皮蛋放入醋碗,又切了一盘自家做的香肠。
老爷爷要给林书友倒酒,林书友赶忙拒绝。
解释说他晚上还得抓鬼,怕喝酒误事。
老爷爷是没听懂的,见林书友端起饭碗开始扒拉米饭,以为这年轻伢儿是真不喝酒,就自己给自己倒了一碗黄酒。
老婆婆用筷子把皮蛋夹断,夹起半块,蘸了蘸醋,送到林书友碗里。
林书友主动伸碗接了,说了谢谢。
土豆烧得软烂,香肠很香,都很适合下饭。
林书友作为练武之人,本就饭量大,一不留神,就吃了两大碗。
等老婆婆给他盛了第三碗时,喝完酒准备吃饭的老爷爷进厨房盛饭出来,碗里就只剩下锅巴了。
林书友知道自己吃多了。
这会儿,天已经黑了。
先前坐标处,不知什么时候起,竟搭起了一座台子。
台子两侧挂着横幅,顶端架着一台大喇叭。
虽然饭菜很香,但林书友确定自己没分神,那台子,就是忽然凭空出现的。
台上有人开始表演,
“铿铿锵!铿铿锵!”
喇叭里,传来童子戏的声音。
林书友听谭文彬说过这一本地戏目,官名又称通剧。
彬彬哥说这很难听,只有老人喜欢。
但只听开场这一段,林书友竟意外发觉还不错,饱含情绪,富有味道。
艺术这东西,本就是千人千面,看个人口味。
要不是知道那是邪祟搭的台,林书友还真想把身下坐着的小板凳搬到台下去,好好欣赏。
这时,原本正在吃饭的老爷爷老婆婆,全部僵坐在了那里,目光里透着一股子浑浊。
林书友眼睛一闭一睁,瞳孔发生些许变化,驱散了这一影响。
他晓得,这是鬼唱戏。
民间唱戏大体有两种表演形式,一个是唱给人看,一个是唱给鬼看。
在他老家,有些固定日子里,是会专门请人夜里去祠堂唱戏的,一唱一整宿,台下无人。
在这两种主流之外,还有一种特殊形式,就是鬼唱给人看。
此举倒反阴阳,看戏收赏,鬼要的,就是台下活人的阳寿。
这会儿,附近肯定有不少民居里的人,都和眼前老婆婆老爷爷一样,正处于呆滞状态,不需多久,他们就会自发带着家中板凳,去那戏台边坐下,欣赏鬼戏。
确实有点凶,怕是馋这里很久了。
林书友打开登山包,开始换衣服,然后给自己开脸。
台子既然都搭起来了,你唱得,我就唱不得?
开脸结束,一身官将首行头立起。
自跟随小远哥以来,阿友的变化可不仅仅是起乩时间延长这么简单。
在小远哥的威逼之下,童子每次降临,所给予的支持也在逐步增大。
可以说,实现了时间与质量上的,双提升。
老爷爷和老婆婆已经端起板凳了,看样子是要挪步前往台下。
林书友先行一步,脚踏三步赞。
在常人视野中,他明明走得很慢,可身形却又总能在不经意间,横跨出去很远。
来到台下。
此时这里还是四下无人的状态,台上有一群表演者,可唯有被簇拥在中间的“唐王”比较完整。
其余“演员”,都只有移动的戏服,看不见头,也看不见手脚,全是在飘着。
这出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捞尸人》 最新章节第180章,网址:https://www.bqgbi.org/345_345956/180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