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刘鑫为什么知道的这么清楚,因为某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刘姓作者在大学期间,就是因为这个镇静剂而差点挂科,所以刘鑫对此影响极为深刻。
所以,在刘鑫与苏佳的讨论中,率先决定了第一种作物种子——罂粟。
因为现在还在洛阳,可没有地方让刘鑫种植罂粟,所以刘鑫决定等回了益州再将种子兑换出来。
至于第二种作物种子,刘鑫与苏佳也就谈论了几秒钟就做出了决定。
当时刘鑫与苏佳的对话是这样的。
刘鑫:“我觉得我们可以兑换杂交水稻的种子。”
苏佳:“嗯,杂交水稻对我们的作用非常大,不仅产量高,利于推广,而且也是酿酒的好材料。”
于是乎,刘鑫与苏佳就决定了第二种作物种子——杂交水稻,也就是天道评分最高的那个系列。
作为水稻的原产地,华夏人民水稻的种植与培育历史已经有一万四千年到一万八千年,而在公元前五千多年的时侯,华夏长江流域就开始有人大规模种植水稻,这也标志着华夏民族成为了耕种农业文明,而且传说大禹治水之后,便命令手下各个部落的人都开始种植水稻。
而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如今的水稻可以分为籼稻和粳稻、早稻和中晚稻,糯稻和非糯稻。
水稻所结子实即稻谷,稻谷脱去颖壳后称糙米,糙米碾去米糠层即可得到大米,如今世界上近一半人口,都以大米为食,这便是因为大米的食用方法多种多样,有米饭、米粥、米饼、米糕,米酒等等,不胜枚举(当然,这也因为华夏文明自带的吃货属性)。
而且水稻除了可以食用之外,还可以用来酿酒、制糖,稻壳、稻秆,可以作为牲畜的饲料,所以可谓全身都是宝,因此在华夏各个时期中,水稻的种植从未间断过,而每年水稻的收获与否,也决定着今年是一个丰年还是灾年。
不过蝗灾对于水稻的打击是非常致命的,因为水稻是一年生植物,夏秋两季对于水稻的成长与育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如果这时爆了严重的蝗灾,那这个地区的稻田就可以说是颗粒无收了。
而现在的大汉所种植的水稻,都还是比较低产的原生水稻,当然这其中也有肥料与耕种方式的原因,根据相关的记载,大汉水稻的亩产量不过三石,折合成现代的二百五十市斤左右。
而同时期汉代的其他粮食作物,亩产量普遍过了三石甚至四石,所以汉代的大米价格比较昂贵,就算是一些普通的官员都不能天天吃大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带着成都回三国》 最新章节第二五四章 第二种种子,网址:https://www.bqgbi.org/34_34303/260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