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两面受敌,疲于应付,如何作战?纸上谈兵,书生之见!”
比起不曾经历战事的祢衡,贾诩显然是占据上风
“哼!”祢衡冷哼一声,沉默不语,即便是他感觉贾诩说的有些道理,也拉不下脸来。
望着二人在那斗嘴,钟会摇摇头,转身对司马懿说道:“尚书,门下觉得,眼下唯一可虑之事有三!”
“喔?”司马懿眼眉一挑,抬手凝重说道:“文和且说来!”
“是!”司马懿拱拱手,郑重说道:“其一,我军将士大多出身北地,不习水战,此外,水土不服之事,尚书不可不妨”
“唔!”司马懿点点头。
“其二,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等初至荆襄,对于长江天险、江中气候,丝毫不知,反观江东,久居此地,占尽地利,尚书不可不慎!”
“文和言之有理。”司马懿附议说了一句,忽然笑道:“不过此事也不必太过焦虑,我等虽不知此地气候,然蔡瑁久居荆州,与江东交兵数次”
“这便是门下正要说的!”打断了司马懿的话,钟会皱眉说道:“蔡瑁举城归降我军,虽大利于刘公,然我军中将士,多有不耻此人行径者,眼下蔡瑁虽为水军大都督,却无法调动我军一兵一卒,倘若他日对战江东,战场之上亦是如此,我军恐怕难胜!”
“这倒也是!”司马懿点点头。
确实,司马懿一语中的,刘军之中,无人善于水战,即便是司马懿,也只是粗知大概,若要战败江东,只有靠久居荆州,精于水战的蔡瑁,可惜刘军之中类似曹性、甘宁等将,却是有些看不起蔡瑁不战而降,反观蔡瑁,亦是不敢得罪曹性、甘宁等人,以免恶了刘平,引来祸事。
将令不一,军中大忌!
“门下的意思是。”见司马懿皱眉不语,钟会续言说道:“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尚书既然决定重用蔡瑁,不妨予他令箭,违令者,重处!只要尚书出面,夏侯将军、刘将军等人必然无二话,而蔡瑁,亦会甚感尚书重望,何乐而不为?
蔡瑁此人,依门下看来,不难把握,若是尚书不放心,不妨叫几名护卫”
“护卫就算了!”司马懿摆摆手,轻笑说道:“文和不是言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么?”
“尚书英明!”钟会拱拱手,笑呵呵说道:“兵法云,以正合、以奇胜,然而眼下,我等兵力远超江东,即便是孙、刘联手,我等亦是不惧,只要用兵以正,徐徐进取,待得此战之后,不复江东也!”
“但愿如此!”司马懿微微一笑,转首望着贾诩与祢衡说道:“尔等有何建议?不妨说来!”
只见贾诩拱拱手,哂笑说道:“贾大人计策已是足备,在下又何必献丑?此战必胜!”
“哼!”祢衡淡哼一声,冷笑说道:“所谓南船北马,各有擅长,如今以我等弱势、敌江东强势,岂有必胜之理?可笑!”
显然听出了祢衡口中的嘲讽之意,贾诩回头哂笑说道:“照你说来,莫非是我军溃败?大战之前,乱我军心,真该将你推出去斩首示众!”
“古人云,未算胜,先算败,在下不过是谨慎之言,如何是乱我军心?倘若从你所言,贪功冒进,他日受挫,悔之晚矣!”祢衡不甘示弱,争锋相对。
“”轻叹着摇摇头,司马懿抬头望了一眼司钟会,只见钟会脸上有些尴尬,咳嗽一声说道:“我等且出去,休要打扰了尚书理事!”
只见祢衡拱拱手,恭敬说道:“是!”
“仲达也去吧!”司马懿挥挥手说道。
“是!”贾诩拱手一礼,与祢衡对视一眼,两人各自冷笑一人,退出屋外。
“那尚书且歇息一番,门下且告退!”钟会望了一眼祢衡远去的背影,心中微微一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国之帝临天下》 最新章节第433章 忽闻老道,网址:https://www.bqgbi.org/36_36095/433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