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澜从太液池回到寝宫哪也没去,连续修炼了好几日,趁着董尤被暗算的时间不断增加通灵游隼的数量。
这些游隼来往各处探查消息,监视满朝公卿大臣乃至远方的各路诸侯。
被强化之后的游隼实力大涨,体长达到了七十公分,翼展达到了一米七,速度增加到了四百千米每小时,如果不顾及自身损害,日行八万里不在话下。
数十只盘旋的游隼晒着清晨的太阳在建章宫上方歌唱,王澜身穿练功服,坐在暖烘烘的汉式寝宫内修炼,寝宫中间是一个火盘,不实有黄门进来给火盘加碳。
修炼中的王澜也不忘记思考着下一个通灵的目标。
他是修真者,为什么还要专注于通灵术这种外物,还要扶持兽族呢?这就不得不从如今的局势说起了。
汉末地方豪强垄断教育资源和官员上升渠道,又藏匿人口、兼并土地,百姓负担极重。
而外戚、宦官家族比豪强的吃相更难看。
三大势力盘剥汉人,欺压少数民族导致黄巾起义,凉州羌乱。
朝廷没钱就叫宦官去抢或者卖官鬻爵,基层官员都是空降兵哪里懂得怎么管理民生。
这些基层官员胡作非为,百姓就活不下去了,于是前些年有了黄巾起义。
如今黄巾起义虽然被中央军平定,但架不住起义之后各地的大小叛乱和羌乱。
中央军也是要钱养的,举国叛军骑脸哪来的钱打,没钱就只能使用州牡制度,让地方官来平叛了。
州牧制始于武帝,成型于前年,它使得每个州牧和郡守对自己的辖区都有超过皇权的最高权利,地方官一看,权力在握,此时不群雄不并起还更待何时。
恰逢其会,年幼的刘辨即位了,袁绍等世家大族趁着宦官势力大减时要求诛杀宦官。
何进这个外戚也想通过这个机会让何家成为一流的世家。
就在何进犹豫的时候,刘辩快长大了,他自知时间不多,清洗宦官了势在必行,否则皇帝将来亲政,自己会是什么下场?过去那些个脑袋血淋淋的外戚们在天上看着呢!
于是在袁绍等人的不断劝说下,何进召董卓入京。
为什么是董卓?因为董卓是袁家的故吏!什么叫四世三公?(战术后仰)
董卓救驾携功入朝后也有自己的心思,他发现刘辩的的势力大而刘协的外戚微弱,于是他废少帝立刘协。
那么董卓的动机是什么?
其实原因很简单,董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汉万界远征史》 最新章节第四章 禁器怎可轻示之,网址:https://www.bqgbi.org/100_1006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