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窃明 > 第五十八节 勾结(下)(1/5)

第五十八节 勾结(下)(1/5)

上一章窃明章节列表下一页
窃明有声小说,新笔趣阁在线收听!
崇祯二年六月二十五日,霞浦。

现在福宁镇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经济压力,原本江南一石上好大米的价格大约是三钱银,一石粗米的价格大概是两钱银左右,而杂粮一钱银就可以买一石。所以黄石原来定下的指标是每个搬迁的渔民,包括家里的婴儿每月都有一钱银的补贴,这样他们在内地随便再干点零活,生活就不会有大问题。

但随着福建几次大借款后,粮价不断上扬,现在价格已经接近翻番。除此以外,随着长期禁海,失业问题也越来越严重,黄石给的补贴也就只好节节提高,现在已经超过每人每月两钱了。因此黄石不得不去和朱一冯商量,两个人遂又借了五十万两白银,现在他们已经欠下了五百万两银子的债。

看到平蛮大借款地偿付工作基本顺利后,柳清扬就被黄石调来福宁,全权负责对闽商地工作。自从福宁军再次宣布重建水师后,闽商集团对福宁镇也变得更加热心起来了,据黄石看来,他们的出发点和那些小民不同。

淳朴地普通百姓只是简单地认为朱一冯是个为百姓作主的青天大老爷,所以他们就要响应一个为民做主的好官地号召,但闽商则彻底看明白了。只要官兵一天不把郑一官消灭,那他们就永远不要想做海贸了。

所有人都看到经过二次海战失利,朝廷还在支持福建布政司和福宁镇,大家也都明白对朝廷来说,招安不过是能节省一笔军费、并能避免乱事扩大罢了,所以只要黄石一天还稳稳地控制着大陆、只要朱一冯一天还能自己解决军费问题,那朝廷对福建政军的支持就不会改变。

而只要朝廷一天还在死挺朱一冯和黄石。那他们俩就能一次次借来军费重建水师。黄石所说的重建一百次的确有点夸张,但重建个几十次还是没有问题的。而且按照这个势头下去。整个福建省的民生、经济难免都会被绑上朱一冯和黄石的战车,这哥俩已经没有什么可失去地了,也肯定会一条路走到黑,那么万一黄石真的被罢免了,闽省地经济也会瞬间崩溃。

闽商看明白这点以后,就彻底抛弃了幻想,他们绝对不能让黄石被罢免这种情况出现。必须全力支持黄石打败海寇,而且越快越好。所以第三次重建水师后,不少闽商就前来购买靖海债券,等到黄石正式开始重建水师后,更多的闽商就跑来要求给福宁镇助饷,他们一致表示愿意全力支持官军早日消灭海寇,还闽省父老一个朗朗乾坤。

今天柳清扬召开了一个大会,邀请前来助饷的商人全来参加。他首先领着商人们参观了正在建设中的战舰。然后又带着他们参观了大炮工厂、炼钢、炼铁厂和大批附属工厂,比如铁钉、榔头、锯条等。

柳清扬领他们参观福宁镇军工司的第一个目的,就是强化闽商集团对黄石的信心,让他们意识到福宁镇地强大和福宁军决不妥协的战斗意志,这个目标得到圆满完成,参观的闽商都对福宁镇的军备赞不绝口。甚至还有些人想买几个工匠走。

这个条件当然不可能被满足,黄石竭尽全力地想打破工匠的人身依附关系,可是商人提起这个话题让柳清扬很高兴,因为这可以通向他今天想要达成的最主要目标。

在几百万两银子的催肥下,福宁镇军工司已经膨胀成为一个可怕的怪物,现在工匠总人数已经超过了两万,正向三万奔去,他们一个月就要拿走黄石几万两地工资,这真有点让他不堪重负,因此黄石急于找人来帮他背这个大包袱。

柳清扬又一次表示福宁镇不接受任何形式的捐款。因为来帮助福宁镇的商人都是“义商”。帮助“义商”获利是福宁镇应尽的本分,所以福宁镇绝不会白拿他们的钱。当然。福宁镇现在确实很需要帮助,所以柳清扬抛出了一个叫“租借法案”的东西。

“简单地说,就是想请各位义商租借我们福宁镇地工匠,每月付给他们工钱,然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窃明》 最新章节第五十八节 勾结(下),网址:https://www.bqgbi.org/142_142550/306.html

上一章窃明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