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奋斗在开元盛世 > 第402章 大姐夫卢宁(1/4)

第402章 大姐夫卢宁(1/4)

上一章奋斗在开元盛世章节列表下一页
奋斗在开元盛世有声小说,新笔趣阁在线收听!
于此同时。

谢直正在家里面招待客人。

说是客人,不准确,应该说是亲戚,而且是那种特别亲近的亲戚,胞亲姐夫。

注意用词,胞亲。

大唐对亲戚的远近很是重视的,几乎每一个层级都有专门的称呼。

就以姐弟为例。

一个爹一个妈,这在后世,就叫亲姐弟,在大唐,不这么叫,还得在“亲”字前面,加一个“胞”字。

为什么有这样的区别?

因为大唐还有纳妾的制度啊,也就是说,弟弟的一帮姐姐里面,有可能还有同父异母的姐姐,这样的关系,就叫“亲”了。

然后就姐弟来说,再远一点的关系,就是亲兄弟的子女,老大家是闺女,老三家是小子——欸,老-二呢?老二404了——这样的姐弟,叫“堂”姐弟。

在大唐,用了一个专门的字眼,“从”,从姐弟。

当然这个说法在大唐的正常生活之中并不多见,主要是族谱之类的书籍上才有,说白了,相同的关系,“从”是书面用语,“堂”是生活用语,其实都是一个意思。

就好比后世,问问题。

正式的说法,或者书面的说法,问一句“为什么”。

如果是生活话一点呢,一句话甩过去,“干啥”。

如果带口音,“干哈”!

注意哈,必须是亲兄弟的子女,才是“堂”姐弟,要是亲兄妹或者亲姐弟的子女,那叫“表”姐弟,为了区分母族那边的表姐弟,再加上一个字,叫做“姑表亲(戚)”姐弟,而母族那边的表姐弟,也要多加一个字,“姨表亲(戚)”表姐弟。

除此之外,还有,亲哥俩,老大家是孙女,老三家是小子,怎么称呼?在“从”的前面再加一个个字“再”,这叫“再从”姐弟。

再远一点呢?“再再从”?那不叫人话,正确的说法,是“族姐弟”。

欸,为啥到这就变成族姐弟了?

数数,几个层级了?

胞亲,亲,从,再从,族。

一共五个层级,这就是传说之中的“五服”,以对应丧礼上五个不同等级的孝服,后世常说一句话,“这都出了五服了”,以此来说明亲戚关系的疏远,就是这个意思。

闲话休提。

谢直正在招待自家的“胞亲”大姐夫。

即便他在大唐生活了这么长时间,也习惯不了大唐人,把亲戚关系还给划分成如何严格的三六九等,亲戚就是亲戚,人性好、处得来,自然肝胆相照,人性不好、相处不来,就算是新兄弟也能反目成仇。

姐夫这种关系,别的不说,在后世是多亲近的关系了,怎么还能当外人呢?所以,他第一次见这位大姐夫,由衷希望他属于那种“人性好、处得来”那一挂的。

所以,谢直表现得相当热情。

别怀疑,这都是出于真心。

因为在谢直有限的记忆之中,他的那位胞亲大姐,对原主实在是太好了。

前文交代过,谢三郎很小的时候,谢家大爷就过世了,然后亲生母亲,又因为忧思过度而随之而去,小小的谢三郎就成了一个父母双亡的可怜孩子。

即便祖父祖母就在身边,可是还有那么一位“可爱”的二叔母呢。

在祖父祖母的眼里,谢直是自家的三孙子。

但是在二叔母的眼里,谢直是“大房的小儿子”。

有了这个意念在里面,好多事情,即便是谢老爷子和薛老太太,就不太方便了,要不然的话,不管给谢直什么东西,二叔母都要帮着“小个儿”的谢二胖子争竞一份……

这咋办?

二叔母和小小的谢二胖子自然无所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奋斗在开元盛世》 最新章节第402章 大姐夫卢宁,网址:https://www.bqgbi.org/15_15247/402.html

上一章奋斗在开元盛世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