汜水关内,关衙。
本是汜水关守将的衙门,自从谢三郎带兵来到了这里,汜水关衙就成了天下兵马副元帅的驻节之地,从职能上讲,干脆就变成了“大唐平叛指挥部”……
汜水关守将,一点脾气都没有。
倒不是汜水关守将因为官职太低,不敢跟谢直争竞,他毕竟是大唐骄兵悍将,在大唐军中,虽然也讲究个令行禁止,但是终归还是要用资历、战绩说话,仅仅凭借一个什么天下兵马副元帅的名头,在帅账之中自然能逼得汜水关守将低头,但是除了帅账,人家听令不听令,那可就是两回事了……
而汜水关守将之所以对谢三郎如此恭敬,自然还有其他的缘由。
汜水关守将,姓谢,名字叫做小智……
熟悉不?
谢小智……
把名字中间的那个“小”字去掉,就是谢智……
不过,这位汜水关守将,谢小智,干脆就是谢家第一代部曲中,谢智的儿子。
自从谢家整体搬迁到了扬州,老谢忠年老体衰,要留在汜水县城为谢家看守祖宅,而其他八大部曲各有分派,大部分人都跟着谢节进入了淮南军,替在扬州立足未稳的谢三郎去拼杀,而谢智,这位谢家的第一代部曲,却接替了老谢忠,成为了谢家在扬州城的新管家。
至于他的儿子,谢小智,被谢老爷子亲自点名,派回了汜水关。
一来,与汜水县城的老谢忠互为犄角,相互之间有个照应。
二来,也是为了延续谢家在成皋折冲府之中的各种关系和人脉。
前文介绍过,虎牢关之所以改名为汜水关,是因为大唐立国,避讳大唐先祖李虎的名讳,其实,虎牢关,或者汜水关,还有一个别称,就是成皋关,成皋之名是取山岭高矗濒临黄河之义。
谢老爷子原来供职的成皋折冲府,负责统领汜水关周围的府兵,具体成皋折冲府衙门的驻地,就在汜水关衙。
事实上,成皋折冲府的果毅校尉,一直兼任着汜水关的守将。
所以,谢小智被谢老爷子派回了汜水关,主要是为了让他接任成皋折冲府的果毅校尉,顺便也守卫一下汜水关。
这本来就是个轻松至极的职位,汜水关本来就在大唐腹地,哪里有什么守卫的必要,要不是为了向来往客商征收税款,以及以关防名义查阅来往人士的“过所”,估计汜水关的大门常年都不会关闭……这有啥可守卫的?
谁想到,汜水关竟然成了平叛的第一线!
幸亏三郎来了,要不然他都不知道如何来应对安禄山的叛军……
在这种情况下,谢三郎要接过指挥权,于公于私,谢小智求之不得……
“三哥,仓库已经建好了,您看,让谁过去查验一番?”
谢家部曲对谢直的称呼,层级比较明显。
第一代部曲,那都是看着他从小长到的,称呼的时候,都带着点长辈的宠溺和家里人才有的亲近,直接一个称呼,三郎。
第二代部曲,就是谢小智这一辈人,那就跟谢直更加亲近了,毕竟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小伙伴,年岁大点的,叫三弟,叫三郎,都有,比谢直年岁小的,直接就跟牛佐牛佑一样,称呼一声三哥。
唯有谢小义,最为狗腿,趁着当初谢直到洛阳参加科举考试、还声名未显的时候,早早投入了三郎的门下,别人叫三哥,他不要脸,直接叫三少爷,等到了扬州,被调到淮南谍报司,直接叫三爷了……
为了这事儿,一群谢家第二代部曲聚会喝酒的时候,没少被他们打趣。
小义不当回事,还信誓旦旦地说呢,现在谢直的身份地位,当得起一声“爷”,他小义为谢直执掌淮南谍报司,乃是公事,在外人面前,自然要捧着三爷,要不然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奋斗在开元盛世》 最新章节第656章 土!不求歼敌,只求拖延,网址:https://www.bqgbi.org/15_15247/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