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财迷抗日记 > 第一百三十四章 工业重镇马鞍山(1/3)

第一百三十四章 工业重镇马鞍山(1/3)

上一章财迷抗日记章节列表下一页
财迷抗日记有声小说,新笔趣阁在线收听!
从上海之战财迷得到潜艇是对付日军侵略的最佳武器的结论。可惜他的人力潜艇不能开远如果可以开到黄海以远的话就可截断日喷到朝鲜、到东北的航线这样解放东北就容易多了。

所以回到上海后财迷除了必要的活动外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潜艇研制上。

在他离开上海的三个多月中尽管大龙在卢作孚等人的帮助下尽力建设马鞍山基地但也只是搞了一点码头、道路和厂房等建设。为什么?因为摊子铺得太大了而且这个时空的建设度就是这么慢。

卢作孚先生对马鞍山工业基地的建设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他想把马鞍山建设成一个几十倍、上百倍放大的北碚。反正资金由才弥先生和共济会出实力比他搞北碚时也大了不止上百倍。这样一来马鞍山这点地方都不够他规划的他还把芜湖也划了进来画入他的工业基地蓝图中。

卢作孚知道光之老弟在这中间要搞一点军工建设但他本人的主要目标是展民生、展经济所以就以钢铁、机床、电力设备、水泥等基础项目为主。

这本来也没什么错:有了自己的设备制造基础再要一些造船设备和军事设备等就可以自己生产了这不是更省钱吗?还可以生产各种轻工机械等对国家的经济建设起了更大的作用自己的企业还能赚钱!而光搞一些军工设备对民生没有作用自己还得不断往里扔钱。

这思路是一点都没问题只是制造潜艇的周期因此要长得多了。

现在西方世界的经济危机处于更加困难的时期很多工厂倒闭旧设备非常便宜新设备价格也低。这为马鞍山工业基地的建设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环境科辉企业集团乘机购买便宜货有合用的工厂倒闭了整个工厂的设备全套收购买了运到马鞍山。

本来以财迷的风格这马鞍山基地的建设应该也是静悄悄地进行但卢作孚先生的风格不同他搞了个大张旗鼓马鞍山被说成了我国未来工业的重镇科学技术的希望之星!还扯出了才弥先生的大旗。卢作孚自己在四川和西南地区经济界有相当的影响力杜重远先生在东北有影响力但都比不上才弥先生的影响力大。才弥先生现在不光在江浙和西北地区经济界有影响力抗五军、共济会在全国各界都有影响力。

这下子从四川、从全国各地甚至从海外都有人背着铺盖行李来到马鞍山建设工人是不用愁了要愁多余的人怎么安置!于是芜湖的水泥厂也一起开工建设吧马鞍山到芜湖的公路也修吧。

我国搞建设劳动力从来都不是一个问题有问题的是技术专家和技术工人。于是一些对应的技术学校扩大招生在马鞍山还设立了科辉工业技术研究院的分部。

要搞潜艇先要解决内燃机的制造。所以财迷准备在马鞍山建立了一个内燃机厂。对生产大型内燃机没有经验就先生产小型的摩托车内燃机。他准备把生产出来的小内燃机装到“黄鱼车”上生产出简易的三轮机动车。现在“平安联运”的6地运输也多了对这样的机动车辆也是需要的。他们的船厂也可以用一点内燃机使动力船轻便、快捷。

…………………………

日军这一年的战绩可不怎么样一改去年第四季度打下东北的威风。先是在上海对华军“没打胜”海军6军死亡二万七千人和被击沉包括一艘航空母舰的六艘军舰损失惨重。然后抗日义勇军还乘势到东北来折腾了日军在东北也损失了一万几千人马。

在换了关东军司令官后损失是小了点但抗日武装的势力一点没变小。小的骚扰战不少铁路修复度还没有破坏的度快。但日军的在部队出去围剿却没人与他们决战有点拳头打跳蚤的感觉。

在东北日军是抢到了不少物资但成本太高了一点。一些煤矿、铁矿抓了华人去挖成本低!品质高!可是看管厂矿的“守备队”受到袭击铁路老是被破坏运输困难矿石只好堆在矿场里难以用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财迷抗日记》 最新章节第一百三十四章 工业重镇马鞍山,网址:https://www.bqgbi.org/16_16658/134.html

上一章财迷抗日记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