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二十五日吴经理来工厂了。与吴经理一起来的还有财团一位姓杨的副董事长以及财迷入厂的介绍人孙同庆先生。孙同庆对财迷在厂里的表现很高兴认为是为他脸上增了光。
杨副董事长主持召开了管理层会议。工厂的管理层只有五个人:经理管事(财务、人事)二个工程师(生产、技术、兼车间主任)襄理(供、销、仓库)。会议的主要议题是设法提高化工厂的产量。财迷现现在化工厂的产品是卖方市场很多人在等着买产品。他们的产品真正是“替代进口供不应求”根本不用打广告。
财迷管理的二个车间的产品财迷接手二个月后产量上升了不少杨副董事长表示满意。但产量还不够所以有想追加投资、扩大生产的意向。当然现有设备也要挖潜增产提高生产率。最终目的是提高工厂经济效益。
由于财迷工作出色上层有让他领导黄查理管理全厂技术和生产的意思。黄查理脸色有点不好看了。
杨副董事长让他们议一下要提高产量一倍半大概要追加投资多少?财迷心算了一下提出需要投资五万元半年后可以达产。
这时黄查理跳了出来他说这绝不可能。他有各国进口设备价格数据就算是买捷克货(便宜?)也不止要七万元!而且订货、设备生产、运到国内、最后安装调试没有一年下不来!光之先生在信口胡说!
财迷是按在上海自己生产设备的价格还放了好大的余地提出了五万元投资。听了查理黄的话财迷说他可以来承包化工厂。
“啥叫承包?”
财迷解释说就是让他来经营管理这个厂他就保证完成刚才说的任务。如果达不到目标的他来负责;如果达到或过了要与公司分成。
美亚财团的工作效率真高:二天后公司就同意了财迷的提议。同时吴经理和黄查理都调到别的厂里去了。第三天期追加投资款二万元就到工厂账上了。
财迷有钱了!
陶瓷厂的债务有二百三十多元现有的瓷土和产品等价值五百四、五十元。财迷经谈判给了陶瓷厂老板一千八百元就把陶瓷厂买了下来。等于是一共用一千五百六十多元买了厂里的设备和厂房。陶瓷厂的地是租的厂房是竹子搭的竹棚生产设备主要是二个窑。
买陶瓷厂的钱都是以设备订金的形式从化工厂拿的。
陶瓷厂老板拿了钱就要回景德镇去财迷让他帮忙联系买瓷土可以让他提点佣金。
财迷把陶瓷厂改名为“科辉化工公司”。他停了碗和缸的生产改做陶瓷管和阀门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财迷抗日记》 最新章节第十四章 承包化工厂,网址:https://www.bqgbi.org/16_1665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