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好之人是位蓑衣翁,一手鱼杆,一手提篓,六十来岁吧,胡子蛮长,按文雅一点的说法是,眉目间有儒雅之气,不过这会这老头满脸吃惊。
“小兄弟高才,半曲泌园春,令人叹畏,可有下曲。”
王动笑了笑,**老人家千古一帝,他的气魄平常人哪里可以望其项背的,老人家的诗词更是一绝,想当年柳亚子等著名词人也是自叹不如的。
“老人家见笑了,一时性气,贻笑大方,惭愧,惭愧。”明朝人是应该这样说话的!
“小兄弟无须自谦,适才大作,老夫佩服,可有下曲!”
看来这个老头还是真是个文人,呵呵,既然如此,那就不客气了。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
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快哉,好一个,粪土当年万户侯”。只可惜那老头两只手上都有东西拎着,要不然,一定是手捋胡须,闭目摇头,一念三叹了。
“长江后浪推前浪呀,自有才人代代出,老了,真是老了!”老头还沉浸在王动的余音之中,“小兄弟旷世其材,一曲沁园春振聋发聩,自苏东坡,辛稼轩以来,如此豪迈词作,闻所未闻”老人家停了停,“老夫郴州张诚,表字晋湘,敢问小兄弟哪里人士?”
“淮左王动”
“噢,王兄弟表字?”
呵呵,也是噢,那年代都是称呼字号,直呼其名是非常不礼貌的。
“王动,字静之”王动随口就来。
“王动,字静之,呵呵,献之之后还是文帝三子呀,”张老头哈哈大笑。
王动是随口一说,也不知道这个静之这个表字历史上居然有这么多名人,当然了,这也是后来,他慢慢查问才知道的。王献之的义子也是叫王静之,隋文帝三子也叫王静之,其实王动没别的意思,名字叫动,表字静之,一动一静,呵呵,就是这么简单。
“如若不弃,可否赏光一起小酌。”老人家一脸诚恳。
王动刚才还在想今天去哪吃饭,怎么才能找个客栈落脚,这下好,有人送上门来了。
“恭敬不如从命,那就讨扰了。”
“这位小哥倒是个爽快人。”
这老头看来是不止是个读书人,也还是个有钱人,因为他有自家的船在江边候着,想来那年头,自家有船的,如同王动时代自家有游艇的。不象是当官的,可能是个商人。王动见过南京秦淮河上的花船,也见过西湖上的画舫,老头家的船和那个差不多,不过装饰的没那些嚣张,进到里面则感觉布置非常考究。古装戏里能看到这都有了,字画,花,织锦,壁挂,别的王动不大认识,酒和茶,王动扫了一眼,凭着后世的见识,他还是知道一点的。
瓷瓶装的“长沙酒”,后世的王动知道有“白沙液”那是湖南出的好酒,长沙酒他没听过,但这瓷瓶就能代表这酒的档次,茶是鼎鼎大名的君山茶。王动本来就喜欢喝茶,大学时各地的同学在开学的时候都会带当地的好茶给他,有位岳阳的同学带的就是君山银针,大四那会还特别去了岳阳玩,知道这银针自古就是贡茶。
看着王动四处打量着船舱,老头,微微一笑,“本想在这船上红炉焙酒,今天还确好钓到些鲜鱼,只可惜,船上的厨子回家省亲,正巧江边新开一家望江楼菜馆,传闻大厨原京城御师,正好和小兄弟试探其手段如何,呵呵”
“老伯客气了。”王动不敢多说,一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回永乐时代》 最新章节第二节 渔翁巨贾,网址:https://www.bqgbi.org/205_20581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