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民搭木屋。防卫用的战船,王动已经和郑和说过了,郑和从旧的战船中调一条小福船,其他的橹船自己去买,武器装备,益阳的阮靖会慢慢送来。
台湾现在已经有上千的汉人居住在这里,但分的很散,他们主要也是渔猎,有人种水稻,但不多,而且少数民族里居然有好几个民族自己种水稻,这倒让王动意外了。王动的想法是,初步先沿着台湾的河流开水田,先自给自足,扶持少数民族种,这样不会有流民,岛上人口变化不大,不会引起官府的注意。所以要干的事,就是好的种子,好的种植方法,以及先进的农具,至于农药化肥这些东西,那会还没有不用考虑。良种简单,可以去大明朝找人去弄,农具主要就是铁器和耕牛,种植方法,那就需要去摸索了,应该当地少数民族更懂些。
种甘蔗容易,只要请人过小种一下,然后教少数民族去种,自己收就行了。
大家讨论的最多是的,对岛上这些汉人和少数民族的管理,现在他们不大会去大明朝,很多交换也就是通过澎湖岛的汉人进行的,一旦这些人生活条件改善了之后,怎么才能切断与大明朝的联系。毕竟这里只要有一点信息被传递到官府,那都可能带来灭顶之灾,这也正是王动开始没把台湾放在第一位的重要原因。结论议来议去,都没个很好的办法,最后陈泽认为,这个问题还是等夷州有物产之后再说吧,现在可能为时过早,就此搁到了一边。不过有一点,只要是汉人,明确规定,只能进不能出,就说是朝庭定下的规矩。
陈泽已经开始让潇湘学堂培养护卫了,理由很简单,生意做的大,需要护卫。以往都是招现成的,以退役的军人和江湖人士为主,但陈泽看到王动在京城培养护卫时,他就与王动商量了,以后要自己的人,如果在社会上招,数量过十过百马上就会引起官府的注意,还不如,二三十左右从穷苦人家的孩子开始培训起。于是潇湘学堂,木匠,厨师,铁匠,砖瓦匠,船工,众多专业中,又多了一科保安。讲席课制一年,招生对象,年龄为十五岁至二十岁男子,老师现成的,张萍回长沙跟着去的有一班的护卫,这班护卫留下六个,选有专长的去教,另六个这会跟着陈贵到了夷州,王动准备把这六人留在台湾。这些人跟小六子熟,由他们在这里,小六子和王铸的安全没有问题。王动早就了解过了,台湾的少数民族还停留在弓箭刀剑时代,与他的护卫相比,差了好几个等次,好比是后世的特种兵对义务兵,而且基本上少数民族与汉人之间没有什么矛盾冲突,没有敌视情绪。
过段时间,长沙和南京,会慢慢送些人过来,主要是工匠,这些人将把夷州发展的基础设施搞起来,王动已经算过了,凭着雪糖和味精的生意,这个钱,够这里打个底了,余下的,就要看怎么来经营这个岛了,他需要一两个知县知府这种角色,但这种人,还真不好找。
本来以为可以带两位夫人好好的玩玩,结果,跑来跑去,发现台湾的风景区在山上,又考虑到交通考虑到安全都没去成,不过绿柳倒是对淡水那边印象不错,还想着以后在那盖个木屋,住在水边。王动心里暗笑,到时,整个台湾随便你点哪里。
回到长乐的时候,郑和的舰队已经集结的差不多了,物资也快要备齐了。定下了月底祭完天妃娘娘,十二月正式挂帆远航。
注资料有载台湾大体上有十二个民族,考虑荷兰和日本在台期间,曾有灭族事件,故多放了一个。
本章已完成!
《重回永乐时代》 最新章节第六一节 夷州规划,网址:https://www.bqgbi.org/205_205813/205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