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重回永乐时代 > 第六一节 夷州规划(1/2)

第六一节 夷州规划(1/2)

上一章重回永乐时代章节列表下一页
重回永乐时代有声小说,新笔趣阁在线收听!
王动学地理的时候只知道台湾有高山族,后来开放之后,得到一些台湾的信息,才知道台湾有很多个民族,而这些人,在汉民族嘴里被称为原住民,仅此而已。这天的集会,马上就发现了这个问题,来的人三五成群,有的十多人一起,就这样还是分了十三个族,然后这十三个部分里又分为多个部落,而且还有多个东北部的部落来不及通知,没有赶过来。有的一看就知道是渔民,有的则是住在森林里的,有的脸上有刺青,而且还一个重要问题是,语言。他们各自都有自己的语言,或是同种语言,但口音不同,反正王动是听不懂。一到长乐他只要出门,都会带上小孟,由小孟做通译。回想一下,后世推广普通话多么重要呀,而在大明朝,你要不会说官话(凤阳口音),再大的本事也没用,皇上是有可能看你的文章,但一面圣,两人无法交流,那问题就大了。

到了夷州,这里有汉人,居然还有识字的汉人,这个问题很好的解决了,现在的翻译。这些汉人,特别是识字的,居然大多数算是死囚,基本都是朱元璋对头张士诚手下人的后代,当年打败了逃到夷州,在夷州久了,也不想去大陆了,如今若不是王动一再称既往不咎,重新开始,他们大多还不敢站出来。通过这些人,王动大致上对这个岛了解了个七七八八,有了些第一手的资料。

从商人的角度来说,王动只想知道,这里有什么资源,市场有多大,别的他不会在意。但他现在是借了明政府的名义,那事情就多了。第一个是把这帮人住哪里有多少人有什么生活习惯要弄清楚,第二个才是好好去找找人力资源和地理资源。好在,这次过来的陈贵年龄年长些,还能压的住,而陈贵以前负责采购,海盐,井盐,池盐散布在明朝不同的省份,他也是到处跑,也是走南闯北,还行,还能对付。

当天王动人分成两队,一路他带队向北,一路陈泽带队向南,由几个少数民族带着,四处走走看看。他要找到高雄和基隆,确定这两个港口,然后要在盐场设在花莲,然后开始大规模种水稻种甘蔗,然后再造建船厂造枪炮。不过,他的生产中心会放在岛的外侧,而城市港口则在台湾海峡这边。

王动没有弄到台湾的地图,不过问题不大,这帮火长(船长,领航员)对夷州周边海域还是很熟悉的。十多天后,王动和陈泽在东宁碰头,这也是他们最初上台湾的地方,这里在元朝的时候便得到过发展,后来明朝有也曾经有官府机构设在这里,而这里的汉人也是最多。

现在王动知道了,从名称上讲,还没有高雄,但边上有打狗山,有个码头打狗码头,大家习惯还是叫打狗山。莲花的名字是哆?满,基隆有但叫鸡笼,得名于边上的鸡笼山。

先让肖勇来选泥灰场,结果选在打狗山,于是一部分工匠跟着肖勇先去了打狗山,在那开始烧砖找石灰石制水泥。而陈贵带来的人,则去了哆?满,在那开始挖盐田。

自从王动决定在夷州制盐,他周围知情的人,便清楚,王动开始走上一条不归路了。盐铁的专营在大明朝是死律,官府最大的让步就是给商人份额,而这个份额带来的**随时都可能把盐铁监的官员和商人送上断头台,更别说,生产和销售私盐。

王动把身边几人找到一起,研究夷州的发展,陈泽,杨刚,张浩,蒋武和陈贵。

盐田放在哆?满,外海船少,减少被发现的风险,还有,盐场尽量离海远些,通过沟渠引海水;盐场周围十里要设暗哨,把地能买的全买下来,不能买的与周围少数民族打好交道,付钱,告诉他们那里不能进,再不行的,装神弄贵,实在不行,暗杀,总之不能让人接近。海上也是,周边海域也要这样玩,总之一句话,不能让人迫近。另外,要防台风,自夏到秋,台湾这里会有台风,王动怕陈贵不知,特别交待。到时建屋子,一定要修的结实,用砖和水泥,不可学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回永乐时代》 最新章节第六一节 夷州规划,网址:https://www.bqgbi.org/205_205813/205.html

上一章重回永乐时代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