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一意孤行司马懿其人少即有聪慧之名曹操起兵勤王之时闻其名曾数次征辟但司马懿称病拒辞直到曹操自任丞相之时才以强迫手段将他留于帐下。荀攸等人虽知司马懿才思敏捷但对于其屡次假病推辞的行为极为不耻觉得此人太过矫作一直有些不太乐意与这个后辈接触而二十九岁的司马懿也是极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一个新来的短时间内很难获得大家的认同所以为人也极其低调除了与刘晔等有限几人关系稍好一些以外平常连话都不多说几句不想今日军议之上正是这个平时极为低调的司马懿一语惊人数语之间便精确的分晰出眼前的大局其所提三策与贾诩先前在荀攸书访之中所提完全相同。荀攸府中虽然看似防备简陋但其实暗哨密布异常森严对于手下的重要谋臣曹操极为重视其防护之力甚强而荀攸等人书房秘谈之计显然是不会被别人所听去如今司马懿能提出与贾诩几乎一样的计议只能说是智者所风略同了。几位谋士不由狐疑的看向司马懿没想到这个看起来不显眼的小子倒也颇有眼光。随着文学掾司马懿提出的上中下三策军议之上的尴尬气氛总算有所缓和文武将吏各自交头接耳小声谈论起来或战或和之声随处可闻。这让原本铁青着脸的曹操神情有些缓和起来。一直以来曹操都认为集思广议才是解决问题之道一个人苦思瞑想不仅效果有限而且很容易钻进牛角尖如今军议之上众人窃窃私语互相商谈的情况正是他所期望的想到此曹操的眼光不由再次落到司马懿身上传言此子“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如今看来确实不错自已强行召他入府看来也是明智之举如今正当年稍加磨练必成大器。此时武将队列之中走出一魁梧威猛之人身上鳞甲随着走动之声齐齐而响武将抱拳说道:“丞相大军一路南下势如破竹贼皆胆寒此时退兵虽乃万全之计却也极为可惜末将以为当起大军分兵四散过江刘备屯兵江夏所领士卒不过二万屯兵长江南岸之外还需防备江东孙权根本无力阻挡我渡江大军一鼓作气击溃刘备进兵江夏、长沙诸地失去长沙之险江东孙权所领南方士卒又岂是我军之对手数月之内当可踏平江东平定南面指日可待何需等候数载。”此人声音粗壮略显沙哑字字有力句句强劲一番话语更是铿锵有声极为震慑人心。一旁众将听到此语皆点头都是表示赞成武将自是好战赫赫战功于前他们怎肯退兵前番被曹仁抢得先锋之职已让他们眼红不已如今四十万大军集结正是建功立业一扫江东之时让他们退兵回许都岂能甘心。曹操闻言点头说道:“妙才之言正合我意。武陵、零陵、桂阳三地虽贫乏但既已请降便是我大汉城池蒙陛下信任令我挥军南下以讨贼寇又岂能擅做主张弃城于贼寇之手陷百姓于不复之地如此岂不损我大汉威名。”众人闻言不由齐齐躬身说道:“丞相英明”!看到众人皆无他见曹操便接着说道:“既如此便按仲达之计尽起大军直击江夏、长沙……”不等曹操说完荀攸再也忍不住心头压抑的疑虑出列说道:“且慢。”对着惊讶异常的曹操荀攸躬身说道:“丞相大军南下须谨慎行事当三思而行。”曹操看着这个一直沉默不言的中军师直到自己下令出击之时才开口阻挡心中自有些不痛快但他知道荀攸见识颇佳极有其独到之处强忍住心中一丝不快和颜说道:“公达之意如何?”“丞相大军未动粮草先行三十余万大军每日消耗极大粮草军械之跟进出不得丝毫差错南郡、武陵、长沙之地虽只一江之隔但长江宽阔江水汹涌油江之处暗礁颇多稍有不慎便会损伤惨重南下之议还需从长计议。”“公达之言确是有理不过此事我早已思及江陵、孱陵隔江而望此次江面虽较宽阔但江水平缓可于此地设立水寨调荆州水军至此驻防操练同时于两岸各置箭塔巢楼多置抛石车、强弩等利器于北岸沿江设立烽火台百里警戒重重防护可保粮道无忧。”荀攸摇头说道:“荆州南部之地河流非只长江一道过武陵直击长沙亦需过洞庭、湘水为防敌兵突袭粮道沿路更需重重警戒如此一来士卒疲敝战力堪忧长沙坚固昔日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汉封禅》 最新章节第三十一章 一意孤行,网址:https://www.bqgbi.org/228_228417/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