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一股麦粥的香味缓缓飘入了我的鼻子,我迷糊着眼睛,起身走到屋外,从二楼外下望去,安翔飞和幕修正在地下应该是厨房的地方锅里不知道熬着什么东西。我震惊之余赶紧下楼凑了上去。>
“你俩在这里安家了呀?”我调侃道。>
走过这荒草丛生的院落,露水很重我的鞋子表面已经被打湿了。而站在院落里观瞧,反向昨夜我所住的这个地方是一栋洋气的二层小楼,看的出来要不是有几株杂草挂在放在的角落里,这绝对是一坐刚建起来没几年的新房子。>
“我们俩在这里都快待了半个月了,不安家吃什么。”安翔飞头也不抬继续搅和着锅里的燕麦粥。一股麦香味便很快飘散开来。>
“半个月,你们带这么久干嘛?”我好奇的问。>
“这村子不简单啊,半个月前我们发现这个村子后便发现了后山,一上去才知道原来是一座墓,而且据幕修说这还不是一般的墓,为了搞清楚墓主人的身份,我们就在这村子里随便找了一个房子住了下来,反正这个村子里到处是空房子。”安翔飞说着给我剩了一碗粥递了过来。>
“那到底墓主人是谁啊?”我喝了一口粥,看着幕修问道。>
幕修缓缓的抿了一口粥,低头说道:“刘伯温”>
“刘伯温是谁啊?”安翔飞插话道。 虽然安翔飞好像对这个人不慎明了,但是我却是一惊,因为对于刘伯温我还是有一点了解的,因为本人最喜欢看的节目百家讲坛有几期节目就是将刘伯温的,话说刘伯温本名刘基(,汉族,字伯温,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称刘青田,元末明初的军事家、zhengzhi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明洪武三年封诚意伯,故又称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刘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 足以证明此人在历史上的地位了。>
听安翔飞这么一问幕修淡淡的说道:“朱元璋的军师。”>
安翔飞点了点头,一脸不可思议的问道:“朱元璋的军师?”我鄙视的而看了他一眼,然后给他介绍了一下刘伯温是何许人也,而后还略带给他讲了讲从把家讲坛看来的几则关于刘伯温的故事。>
“在民间传说中,刘伯温的形象是一位神人、先知先觉者、料事如神的预言家,有“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之说。刘伯温本是玉帝身前一位天神,元末明初,天下大乱,战火不断,饥荒遍地。玉帝令刘伯温转世辅佐明君,以定天下,造福苍生,并赐斩仙剑,号令四海龙王,但龙王年老体弱,事务繁多,因此派出了自己的九个儿子。龙九子个个法力无边,神通广大。他们跟随刘伯温征战多年,为朱元璋打下了大明江山,又助朱棣夺得了皇位。当它们功得圆满准备返回天廷复命之时,明成祖朱棣这个野心极大的帝王却想永远把它们留在自己身边,安邦定国,雄霸天下。于是他便借修筑紫禁城为名,拿了刘伯温的斩仙剑号令九子。但九子仍是神兽,顿时呼风唤雨,大发雷霆。朱棣见斩仙剑震不住九子,便决定用计,他对九子老大赑屃说:“你力大无穷,能驮万斤之物,如果你能驮走这块先祖的神功圣德碑,我就放你们走。”赑屃一看原来是一块小小的石碑,便毫不犹豫地驮在了身上,但用尽法力却寸步难行。原来,神功圣德碑乃记载“真龙天子”生前一世所做功德(善事)之用(功德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诡墓谜情》 最新章节第三百七十六章 神人刘伯温,网址:https://www.bqgbi.org/23_23182/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