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开元4316年 > 第二百一十一章 计划(1/3)

第二百一十一章 计划(1/3)

上一章开元4316年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笔趣阁在线收听!
其实,农民出身的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大明时,他就对深刻“粮食安全”的意义有了深刻的理解,这位皇帝并不曾大意。

在大明建立之初,他几乎是以全国之力狠抓农业。结果是几乎三十年不到,他就把大明的农业产值提升到了相当于数倍于宋元的地步。还有遍布全国各地的“长平仓”等粮仓,使得粮食储量到了“宇内富庶”的地步。

等到时间线到达十六世纪末“张居正改革”时代,大明的国库中依然粮食满仓,单是中央的太仓等一部分粮仓,其中的储量就超过千万石,足够国家近十年,积攒下来的“家底”相当的不错,可以保持国家稳定。

这庞大的粮食储备,正是明朝这么多世纪以来维持国家安定的基础。

但是,就在张居正去世后的三十年里,即万历皇帝年间的晚期,越来越多的大明官绅们,都开始发觉到一个现实:大明,越来越缺少粮食了。

首先我们说的是军队,无论是北方九边的边军,还是位于东南的水师,粮食的匮乏都越发严中,一旦要是政府的粮食供应不上,大明官方的做法,就是简单而又粗暴的裁撤掉。就拿后来名将卢象升的话来讲,明军每次训练,都是“馁而病,僵而仆者纷纷见告矣。”缺粮到这个地步,谈何战斗力?

如果说军队的缺粮,还有 等因素。那么民间的情况更是触目惊心。且不说北方各省,粮仓早就见底,以万历晚期很多官员的奏报说,华北地区昔日储备雄厚的预备仓,最多也就存几百石粮食,有的竟都荒废成了破屋,进屋瞧见的都是耗子。

发展到天启崇祯年间,情况当然更糟。为什么明末每次饥民起事,动辄就席卷一片?皆因周边的官仓,基本都没几颗粮!

那么物产丰富,天灾相对少的南方呢?比如号称“鱼米之乡”的江南,粮食价格就疯狂暴涨:明朝万历晚期时,苏州的米价也不过是每石半两白银,但到了崇祯年间时,就暴涨到了每石一点五两白银。

甚至到了历史上十几年后的崇祯十三年,更疯涨到每石三点六两白银。如此暴涨速度,自然引得民怨沸腾,明朝灭亡前的最后三年里,江南发生了多次抢米暴动。这个昔日大明朝的“粮仓”,也被粮食问题,折腾到混乱不堪。

而在决定明朝生死的松锦之战上,为什么明王朝会在战场占有优势的情况下,贸然下令更改作战计划,提前与清军决战?

如此无脑的决定,也是因为当时明朝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开元4316年》 最新章节第二百一十一章 计划,网址:https://www.bqgbi.org/29_29552/211.html

上一章开元4316年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