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鬼市,历史最悠久,且最负有神秘色彩的,就要数四九城的鬼市了。>
甚至在四九城中,一向有四城八鬼市之说。>
除了西城老皇城根下最大的小市外。>
还有德胜门的北小市。>
宣武门的西小市。>
崇文门的东小市。>
东直门的东小市。>
以及天桥、高粱桥、朝阳门外的小市。>
这些小市统称鬼市。>
而它们之所以被冠上鬼市之名。>
一是因为售卖的货物杂乱无序。>
不但有来路不明的东西。>
更有蒙人的假货。>
过期的洋货。>
而这这就需要购买者自行斟酌判断了。>
二是因为鬼市通常在凌晨天黑前开市。>
天刚擦亮。>
就像晨风吹雾一般消散无形。>
所以人们才把这种小市称为“鬼市”。>
其实关于鬼市。>
还有许多有趣的习惯。>
比方说到鬼市不能说“去”。>
也不能说“上”。>
更不能说“逛”。>
而是要用“趟”这个字眼。>
寓意是“水深水浅,水急水缓,自己趟着试试”。>
再比如说到了鬼市。>
如果碰到自己喜欢的物件,是绝不能打听物件来源的。>
当然,就算有人多嘴问了,摊主也是不会回答的。>
另外摊主也从来不吆喝,不招呼,不拉买卖。>
全凭趟的人自己看,自己挑。>
更有些摊主。>
用薄纱裹面。>
就是不想让人看到自己的长相。>
曹卫东实在没想到,省城里面居然也藏着一个鬼市。>
而且这条鬼市的规模还不算小。>
“有意思,究竟是什么宝物,能让我生出感应?”>
他随身空间中的这座聚宝楼口味可是刁钻的很。>
除了重宝、奇珍外,寻常的宝物可是从来看不上眼的。>
曹卫东不由期待了起来。>
他循着感应,一路前行。>
很快就找到了自己此行的目的地。>
这是一个靠近街尾的摊铺。>
摊主是位用薄纱罩面的矮瘦男人。>
此时正蹲在地上。>
一口接一口的抽着旱烟。>
在摊主前面有一张脏兮兮的破布,上面摆着不少老物件。>
曹卫东特意绕了一圈,最后才装作不经意的走了过去,蹲在地上问道。>
“老板,东西怎么卖的?”>
摊主上下打量着曹卫东,澹澹的说道。>
“一物一价,选定了再谈。”>
曹卫东仔细观察了起来。>
摊位上售卖的物件以金属材质的古物为主。>
类似鼎、剑、戈这些青铜器。>
古色古香。>
看起来充满了古韵。>
在摊位边上。>
还有少量脏兮兮的玉石和几个木质把件。>
经过曹卫东的仔细辨认,让自己心生感应的就是摊位上一枚不起眼的玉石。>
这枚玉石乌蒙蒙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四合院:采购员的悠闲生活》 最新章节第355章 鬼市,粮食换古董,网址:https://www.bqgbi.org/317_317773/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