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是此地的县令?”>
“是的,殿下,臣乃本地县令李本忠”>
朱标也不管他叫什么,当即问起了他所关心的事情。>
“这里到底有多少百姓遇害,都统计出来了吗,善后措施是什么,都计划出来了吗”>
“启禀殿下”李本忠连忙回应道:“都已经统计出来了,我县治下共有二十三个村子,近万名百姓被海贼屠戮,其中还不包括被强行掳掠走的妇女”>
“关于善后计划...”>
李本忠说着连忙下跪磕头道:“还望殿下恕罪,时间仓促,并没有详细的善后计划,只能想着先将百姓们入土为安再说”>
说完不停的磕着头,好在这地面上都是较为松软的泥土,倒也不会磕个头破血流。>
“算起来这一个县就有上万百姓遭到了屠戮和掳掠吗...”>
朱标紧皱着眉头喃喃自语着,这些地区的县城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县城。>
因为水路较为宽广,各种物资产物也比较丰富,同样的地方能够养活更多的人,所以此处有着数万百姓的县城并不在少数。>
他们本应是大明的坚实后盾,却不曾想被贼给偷了家。>
朱标清楚的记得,这海贼之患可是伴随了整个大明,从王朝中兴到衰弱再到大明的覆灭,这海贼的问题就从来没有真正解决过。>
后来啊朱标确实有看到,这里出了那么两三个厉害的将领,比如印象较为深刻的戚家军什么的,倒也确确实实的狠狠打击了海贼的嚣张气焰,保卫了沿海地带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安宁。>
但是并没有能够大规模派军出海,也没有能够将他们的栖身之地一并消灭,数十年后还是又杀回来了,再到后面竟然还成为了压垮大明的稻草之一。>
不能出海剿灭海贼倒不是将领不行的原因,而是因为王朝内部已经腐朽掉了,所有不可能再有多余的精力来打造这海军了。>
看看现如今,在整体局面如此稳健的情况下,汤和搞了近十年才有了现在这般模样,可想而知这海军的建设是有多么的不容易。>
要说费钱费时和费力,真正算起来的话就连神机营和亲军卫叫起来绑一块儿都比不上。>
无他,光是这个宝船的价值就不知几何。>
朱标正是因为知道建造海军的困难,所以早在开国之初的时候,便将军中唯二大帅的汤和给派了过来。>
就是想着先搞起走,当时大明最大的敌人主要还是元庭,也不太可能给予当时所有人都不怎么看重的海军都督府太大支持。>
所以才派的汤和过来,大帅毕竟是大帅嘛,总能处理其他人处理不了的问题,全权交给他来搞也能让人放心。>
只是现在看来,重视还是不够。>
更重要的是,朱标非常的确定此前是没有如此规模的海贼入侵的,也就是说这一切都是随着他的改变而出现了变化。>
就与那蒙古王保保的情况是一样的,这都洪武十年了他都还没死掉,不就是因为把他赶到漠西后,所以才遇到了个什么鬼巫师保他不死的吗。>
朱标估摸着这里的情形也是一样,很可能是因为自己的某项政策,才导致出现这般局面。>
至于到底是哪里出的问题,朱标也不想再去深究了。>
反正事情都已经出了,再去深究意思也不大,现在只管出军剿灭就完事了。>
“你先起来,现在不是你磕头的时候”>
想到这儿朱标又对那县令问道:“在近几个月的时候,你们这沿海的县城难道都没有发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明:重生朱标》 最新章节第一百七十八章 迷路的倭国贼子,网址:https://www.bqgbi.org/332_332424/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