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大明每年在辽东花费银子数百万两,几乎耗空国库,可是又有多少能到边军士兵手中。>
臣在宣府和辽东巡查,发现普通边军日子并不好过,他的军饷绝大部分被上司分掉。>
作为大明看守辽东建奴的最主要力量,一旦有战事士兵肯定不会卖命。>
作为大明兵部尚书,臣到九边时还发现一个严重问题,边军心里只有主将而无朝廷。>
如果边军不知道自己为谁而战,不知道为国效力,这个很麻烦。>
将来大明集中兵力攻打建奴时,如何指望对建奴更熟悉的边军出力?>
偌大大明版图,殿下不能全指望几万护 平流寇灭建奴,如此下去大明何时能中兴啊……”>
对大明忠心耿耿的卢象升越说越心痛,他可以不顾生死无建奴死战不退。>
但无法眼睁睁看着大明九边如此糜烂而不闻不问。>
所以见到皇太子,他立即将自己看到的情况上报。>
卢象升不是奸臣,他更不会故意去陷害辽东将门,而是真心为朝廷作想。>
也许卢象升孙传庭二人和于谦有相似之处,他们未必会忠于某个皇帝,但绝对忠于大明。>
今天卢象升所说,朱慈烺早就有所了解,所以才大规模扩增护 。>
关内剿匪的军队除了卢象升天雄军和孙传庭秦军外。>
其他军队都可以说在养寇自重,不然流寇早被消灭在萌芽状态。>
无论左良玉还是洪承畴,他们都没有完全尽力想将流寇剿彻底灭。>
一旦剿灭流寇,他们如何还能捞到好处,如何还能从流寇身上立功封赏。>
而辽东将门则更加过分,他们和建奴眉来眼去达成某种默契。>
不但每年从大明捞到数百万银子,也从建奴哪里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祖、吴两家代朝廷镇守辽东多年。>
虽说于防范建州破关而入一事上立下了不小的功劳。>
但世人皆知的是,两家也从中获取了巨大之利益。>
单从官衔来讲,祖家子弟最小官阶亦是游击。>
但凡能披甲上阵者都是参将以上军阶。>
吴家更是两边下注,每次大战吴三桂都在保存实力,不是怯战就是溃逃。>
号称数万之多的关宁铁骑,多年来与建虏交锋可曾有过胜绩?>
自天启年间始,朝廷岁入七成都拨付给辽东,每年耗费粮饷多达五百万两上下。>
到目前为止,朝廷至少在辽东消耗数千万两银子。>
可这些钱粮都落入谁家库房?十几万宁锦军卒有多少还能披甲执锐、与敌争锋?>
原先朝廷无可用之兵,迫不得已下只得仰仗关锦大军防贼破关。>
可朱慈烺已经将护 四部扩充二十万之多。>
朝廷数十万大军练成之时,辽东上下犹自却不知收敛、不懂进退,等待他们的就是灭亡。>
见皇太子一时沉默不语,卢象升知道他在思考辽东之事,于是在一旁静静等待,并未打扰!>
片刻,朱慈烺抬起头道:>
“本宫让天雄军扩军三万,目前征兵进程如何,其他四部扩军五万结束,已经在紧张训练!”>
朱慈烺这几句话,让卢象升眼前一亮,脸上顿时露出惊喜。>
他和护 一起作战过,对护 的战斗力相当了解。>
特别是护 的火器那叫一个牛逼,绝对是他见过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 最新章节第338章 君臣密议,网址:https://www.bqgbi.org/332_332485/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