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近代中国而言,改革开放的意义并不亚于任何一件历史大事,它是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也是中国走向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
而促成这一切的老人家,值得被所有人铭记。
追悼大会结束后,林朝阳被一位领导叫住,跟他们夫妻俩亲切的谈了几句。
最后又问林朝阳:「《鸦片战争》拍完了吧?」
「拍完了,后期制作再有一个月就能结束。」
领导欣慰的点了点头。
「好。老人家去世前还提过一嘴这件事,回归是大事,你们这件事一定要办好,全国人民都看着呢。」
「您放心。」
追悼大会结束后,陶玉书在燕京待了几天,就为了等燕大牵头的林朝阳(中国)文学研究会的成立大会。
3月5日,星期三,惊蛰。
燕大的大饭厅在十余年前就已经被改为了大讲堂,这些年来只要校内有重大活动,这里都是一副人山人海的热闹场面,今天也不例外。
礼堂穹顶高悬着红色横幅一一林朝阳(中国)文学研究会成立大会,黄灿灿的一行大字分外惹眼,大讲堂内座无虚席。
这里不仅有燕大的学生,还有闻风而来的燕京各大高校的学子和社会上的文学爱好者,连过道处都挤满了人,人潮涌动。
主席台上,白发苍苍的陶父客串了今天的主持人。
燕大请他来当主持人,自然是因为他和林朝阳的翁婿关系。
陶父身着深灰色的中山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看得出来老人家对今天的大会很重视。
他一生参加过许多的学术研讨会,却没有一次比现在这样激动。
「他的文字是时代的刻刀,剖开迷雾,直抵人心—”
凡是颁奖大会或嘉奖现场,总喜欢为那些即将登台的受奖者写一段赞辞。
陶父的嗓音浑厚,略带些浑浊的痰音,他所念的这段赞辞是由林朝阳(中国)文学研究会的几位教授合力撰写的,极尽美誉。
在他念着这段话的时候,台下已经有人高举起了书本。
《梵高之死》《楚门的世界》《渡舟记》《闯关东》《寄生虫》《入师》
那些书被高高的举着,书页泛黄,仿佛无声的致敬。
看到此情此景,不仅台上的陶父激动得声音有些颤抖,连台下的学生和文学爱好者们也都心情激荡。
「我宣布,林朝阳(中国)文学研究会在今天正式成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文豪1978》 最新章节第6460章 道心差点崩塌,网址:https://www.bqgbi.org/343_343951/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