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军史小说 > 正道魁首是如何养成的 > 9 【第9章】外门弟子(1/2)

9 【第9章】外门弟子(1/2)

正道魁首是如何养成的有声小说,新笔趣阁在线收听!
因为做足了准备功课,所以在持剑长老宣读条件时,宋从心便已经明白这轮试炼的考点在哪里了。

目前最明显的一个考点便是时间——半个月,十五天,前往幽州咸临北荒山。能参加外门大比的弟子至少都是开光期,乍一看这并不是一个很难达成的条件。但不要忘了,这十五天里还包括往返的天数以及除魔时可能产生的灵力损耗。

几乎是在内门弟子话音刚落的瞬间,宋从心负在身后的琴格便瞬间打开,从中飞出一柄灵光湛湛的长剑。其他人还在思考是否要与他人合作,或是交头接耳打探咸临的具体位置时,宋从心已经一脚踏在剑上,身影化作一道流光离开了九宸山。

她干脆果断毫不拖泥带水的姿态直接看傻了所有人,但是没过一会儿,便有几个修为不弱的弟子同样腾空而起,追着宋从心的背影而去。

都说机会往往只留给有准备的人。宋从心早就知道无极道门的外门试炼大多都是大型除魔任务,所以这三个月来她隔三差五就会前往济世堂中打探消息。济世堂是无极道门弟子们接取历练任务、换取贡献的地方,由书入京的城池只有三座。”宋从心在地图上划出了三个圈,这三个城池距离不远,算得上是咸临国的边境城市了。

“既然如此,魔患只可能出现在这个区域内。”宋从心用朱砂墨圈出一个大的范围,恰好将三座城池笼罩在内,将这绵延千里的山脉砍去了大半。

“先去中间最繁华的桐冠城看看吧。”

天书给出的地图十分详尽,所以宋从心能从中分析出一些光从明面上看或许难以发现的问题。宋从心别的优点没有,就是心细,可以说她怂,说她谨小慎微,但这种特质放在需要注重细节的地方,她便像针一样,微小,细密,却能缝补一切。

“有的时候,一个国家最重要、最坚固的地方不一定是京城。”宋从心伫立于百丈高空,居高临下地俯瞰脚下的城池,“还可能是‘国门’。”

宋从心为什么敢如此断定呢?因为这座桐冠城里居然有“落仙台”。

落仙台顾名思义,是提供给神行无踪的修士们落脚的高空通道,用宋从心前世的话来说,那便是停机场。在宋从心靠近桐冠城高空的瞬间,她能感觉到一股平淡但不容拒绝的斥力,这座城池里居然设立了禁止修士飞行的结界。

自从知道天书拥有一定的自主意识之后,宋从心总是习惯在识海中跟天书对话,哪怕天书根本不会给予她回应。这种“自说自话”对于宋从心来说也是一种排遣压力的方法。毕竟她本性又不是真的高贵冷艳,太久不和人说话,她怕自己把自己憋死。

宋从心虽然没在凡尘中久待,但到底是“生而知之”,一些修士可能不懂的常识,她还是有接触或经历过的。

“我以前在凡尘的家境还算不错,在京城中有府邸。我听家中的侍女说过,落仙台这种东西一般只有国都才会设立。”宋从心自然不会干出违背飞行禁令这样二兮兮的事情,她循着风口进入了桐冠城,缓缓降落在落仙台上,“我以前所在的国家,举国上下只有两座落仙台,一座在天子脚下,一座在皇陵附近。用来做什么的呢?用来灾年期间请仙门行祈禳之术的。”

祈禳,玄学五术中的“山”之术,乃是一种通达天意、平息灾祸的术法,其中包括祈晴、祈雨、驱蝗、祛病、遣瘟等。山之术传承最为古老久远,也是玄学五术中最神秘的一科。反正宋从心那个被唯物主义思想熏陶过的脑子是想不明白其中的奥妙的。

“而咸临身为幽州大国,国门边境就设立了一座落仙台。如果不是财大气粗实在没地方使,那就只可能是这里常年遭遇魔灾。”

宋从心降落在一个绘有却忽而间逐一亮起,两侧的灯笼也突然亮起了光。

暖黄色的灯火环绕在落仙台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正道魁首是如何养成的》 最新章节9 【第9章】外门弟子,网址:https://www.bqgbi.org/343_3439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