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两种制度的对撞!
根据几年来的观察,联合后世的记忆,宋飞知道,资本主义世界对于新生的苏砂社会主义政权可以用“极端仇视”这个词来说明。
这一点是无容置疑的,从他们对于苏砂政府的态度就可以看到这一点:不管是一战还是二战,在欧洲战场上拼得你死我活的这些国家,在对待新生的苏砂红色政权时却是出奇地一致,在苏维埃成立的初期阶段,他们几乎是不约而同地先后对苏砂发动了军事进攻。
1938年,3月6日起,英、法、米干涉军先后在摩尔曼斯克登陆;到现在,同盟国的干涉力量还没有从远东撤离,甚至还变本加厉的增加了军事存在,当然,这一次的目的是哈林地区。
远东国政府对米国的劝说和对英国的威胁没有达到目的,4月5日起,澳、英、米干涉军开始在符拉迪沃斯拉力托克登陆;此外,联盟 队还侵入了中亚和南高加索;英、法、澳、米等西方国家为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开始扶植苏砂国内的克拉斯诺夫的哥萨克近卫军、托斯基的“志愿军”等反苏维埃势力;6月14日,意大利和土耳其违背与苏砂签订的《布列斯特和约》,出兵侵占了克里木和南高加索。
苏俄的工业继承自沙皇俄国,也算是工业强国了,这是他们取得保卫苏维埃政权的最后胜利最根本的物质基础。而华夏和远东都是农业国,尤其是华夏,仅有的数目可怜的工业不仅技术落后,而且还非常弱小。如果远东国和华夏出现如同苏砂那样的情况,即使取得最后的胜利,整个国家也必将付出极其惨重的代价!
宋飞了解历史,在即将到来的经济全球化浪潮里,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立于世界经济体系而生存。后来苏砂的解体固然有他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片面理解的因素,但是,苏砂经济始终被排斥于世界经济体系之外才是最根本的原因。
邓公的确是高瞻远瞩,在苏苏砂解体之前就实行了改革开放、创造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巧妙地将华夏经济逐渐纳入到世界经济体系之中,使华夏避免了苏砂的结局。
但是华夏的“社会主义”身份,却始终成为米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遏制和攻击华夏的“天然理由”!这一点,宋飞你不得不防啊。
宋飞这个从二十一世纪来的人受的是社会主义教育,在远东国的经济建设中,他用的基本都是从书本上抄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但是,他们没有盲目地使用“社会主义”这个标签。为了避免列强的注意,相反地,他们把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穿越之红警抗战》 最新章节第364章 两种制度的对撞!,网址:https://www.bqgbi.org/352_352437/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