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军史小说 > 汉末高顺 > 第381章青州人才(1/2)

第381章青州人才(1/2)

上一章汉末高顺章节列表下一页
汉末高顺有声小说,新笔趣阁在线收听!
当天中午,高顺与众教师共进午餐。<道:“哈哈,恭喜卢先生收的佳徒。”以前,高顺在洛阳见过卢植几次,相处的非常融洽。

卢植心情很好,笑道:“哈哈,这要谢谢君侯了,老夫从京城洛阳来到此处,就发现这孩子更适合去战场上拼杀,不忍心其荒废了,便收为弟子,教授其兵法、军事,希望将来能发挥他的特长;此后老夫才有了建立军事科的想法。”

高顺问道:“汝已成年,现在是愿意到边疆建功立业呢,还是想跟随卢先生继续学习一段时间?”

卢植也好奇的看着阎柔,高顺如此重视阎柔,卢植非常高兴,让他倍感有面子。

阎柔对高顺一礼后道:“君侯,弟子跟随卢师不足一年,需要学习的知识太多,愿意继续跟随卢师学习几年。”

卢植对阎柔的回答很满意,笑着捋了捋花白的长须,微笑着看着阎柔。

高顺便对卢植说道:“哈哈,恭喜卢先生了,先生可将其一起带去魏郡好好培养;若是先生有满意的人选,可从现有的教师和学子中选拔一批人一起前去魏郡。”

“谢君侯支持!”卢植很高兴,他早就想提这个意见了,只是还没有合适的机会,现在高顺主动提出来,正合他的意思。

高顺又分别与其他学子见面,诸葛瑾和诸葛亮兄弟二人皆在列,让他非常高兴,避免了人才外流。

由于青州一直比较稳定,诸葛亮的父亲和叔父皆在青州为官,在其父亲去世后,便没有搬迁到荆州避难,而是被推荐到历山大学读,且都出类拔萃,深得教师们的喜欢。

高顺一高兴,宣布道,这次接见的三十位优秀学子,此后可免费到教师食堂就餐。

众人大喜,这样的话不仅省去大笔钱粮,且能享受到美食,更重要的是增加了与教师会面的机会,更容易获得重视。

像诸葛亮兄弟,虽然有大学的补助,还有叔父的赞助,不过家庭成员众多,生活还是很艰辛的,此举,无疑是解决了他们一大困难,内心非常高兴,对高顺非常感激。

下午,高顺带着教师清单返回历城,并邀请郑玄、卢植等人晚上到县城做客,众人应允。

返回县城,房良不解的问道:“主公,为什么不多从大学选拔一些优秀学子为官为吏呢?”

高顺笑道:“若是一次选拔人员过多,会让这些人抱团成为一股势力,甚至会相互包庇,于官场不利,目前只是权宜之计,此后会从全国范围内选拔人才,公平公正。”

他想到的是后世的科举考试制度,而且要增加考核范围,加大知识面;现在还不具备这个条件,若是强行推行,肯定会遭到士族的强烈抵制,不利于局势稳定。

房良不明白高顺的真正意图,只是感觉有点道理。

此后,两人又研究了教师名单,高顺准备选拔一批教师外出为官,否则,这么多人才全部在大学任教也是人才浪费,且容易出问题。

房良非常支持高顺的观点。

最终,两人决定,这次先选拔十名教师,分到几州做县令或者县长,以后每年会对这些官员进行考评一次,然后根据政绩调整。

晚上的宴会非常隆重,青州和济南国的重要文武官员皆来参加;此外还有青州和兖州在此地等候面见高顺的济南王刘康、齐王刘承、北海康王、东平国王刘凯、任城国王刘佗、济北王刘鸾等。

现在朝廷被董卓把持,连皇帝的日子都不好过,其它州郡的国王要么被杀,要么逃离,要么憋屈的生活,只有高顺辖区的国王,依然享受着以往的待遇,现在的高顺对他们来说便是天,若是高顺想对付他们,朝廷都无力支持他们,所以,在他们得知高顺要到来后,皆早早的赶到济南,希望能面见高顺、讨好高顺。

这些国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汉末高顺》 最新章节第381章青州人才,网址:https://www.bqgbi.org/50_50430/379.html

上一章汉末高顺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