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军史小说 > 天宝风流 > 第一百四十一章 哥舒〈二〉(1/5)

第一百四十一章 哥舒〈二〉(1/5)

上一章天宝风流章节列表下一页
天宝风流有声小说,新笔趣阁在线收听!
翟琰的这句抢上插话多少显得有些无礼,却使唐离得到这首西北民歌的提醒,脑海中渐次忆起关于这位开元天宝间名将的一些点滴印象来,说来,眼前这位名震西陲的将领与李谪仙一样,倒是个具有典型盛唐气质的人物。

面前这位面目粗豪的将军原是突骑施首领哥舒部落的后裔,以部落为姓。其父哥舒道元曾为安西副都护,世居安西。由于家财殷富,哥舒翰年轻时代起就“倜傥任侠,”义气重诺,酷爱酣饮赌博。一直胡混到四十岁,其父在长安患病去世。他在长安守丧三年,由于身无长技,又有一身公子哥的坏毛病,地方官很是瞧不起他。为此,哥舒翰“慨然发奋折节,仗剑之河西。”毕竟自少生于边陲,哥舒翰勇武善斗,深为大将王忠嗣所赏识,推荐其为牙将。

哥舒翰虽然自小酷爱酣饮赌博,但他自年青时代起就喜读【左氏春秋】和【汉书】,深受书中人物放荡不羁,慷慨豪迈的精神熏陶,做事磊磊大方,带人疏财仗义,深受士兵拥戴。在新城讨伐吐蕃时,同列有个副将不听指挥,哥舒大怒之下当时就用木棒将其打杀,军容遂为之一振。苦拔海一役,吐蕃精骑从山顶排三列兵队疾驰而下,哥舒翰更是一人立于马上,手持半段枪逆其锋而击,三列人马无不摧垮,大败而去。自此,哥舒翰声名大振于西北军中。

战功卓著,加之有王忠嗣保荐,哥舒翰在老上司接掌皇甫维明的职司后,顺利升迁为陇西节度副使。仍于河西边境协助剑南道镇军抗御吐蕃。其时,吐蕃军常常四处抢掠,每到秋天麦熟之时,吐蕃就会派出大批精锐骑兵去河西军屯田之地抢夺麦子,几乎此次得手。并洋洋得意的将河西军屯田称为“吐蕃麦庄”。由于每次吐蕃兵都是精骑有备而来,唐兵都不敢当其锋芒,眼睁睁自己辛苦一年的麦子被吐蕃军队抢走。哥舒翰移防得知这一情况后,遣将领暗中在屯田处埋伏兵马,设下伏击。静待吐蕃军上钩。吐蕃五千骑兵骤至河西军营垒,往常时节,唐兵皆龟缩于营内。吐蕃人笑语喧哗,不曾想,此次却是营门突然大开,哥舒翰率唐军纵马驰击,吐蕃人马不久就被杀了大半,剩下的残兵拼命往外逃,又被埋伏的唐兵半路邀击,最终“匹马不还”。五千吐蕃精骑一个不剩,全命丧唐兵之手。

哥舒打仗时擅使长枪,每与敌接战必身先士卒,他每次追及敌将,就以大枪搭在对方肩上,然后大喝一声,待敌人惊顾之时,枪头调转,直刺入喉。往往挑起三五尺高才扔于马下。不仅如此,他还有一个名叫左军的家奴,才十五六岁年纪,却为人凶悍异常。每次哥舒翰将敌将挑下马,左军就下马挥刀,斩落对方首级,以做回营报功之用,爷俩儿配合默契,实乃天生一对战场上的凶神恶煞。

自其移镇河西边陲以来,吐蕃气焰大减,而哥舒翰也凭借吐蕃人的头颅,成就了自己的名将之誉。以上所有不算,最让唐离对这位名将感兴趣的却是此人视安禄山为寇仇。历史上原本有王忠嗣被馋而哥舒翰进京之事,此时看来,此人现在进京只怕也是八成不离此事。

翟琰说话之间薛龙襄已介绍了他的来历,是以哥舒翰闻言一笑抱拳道:“这原是西北军民抬爱之词,怎济公南先生名门弟子,声名播于四夷之外。”

眼见翟琰又要开口说话,唐离跨前一步道:“二位将军远来是客,公南你总要等坐下来后再表露你的仰慕之情吧。”

好在星子湖畔景色绝佳,倒也无需另置案几,唐离微笑之间让着几人盘膝而坐。吩咐仆从上茶取酒的同时,众人寒暄见礼,哥舒得知座中道姑竟是当朝长公主,正欲起身大礼参见时,却被玉真长公主伸手阻止道:“我已出家侍奉太上玄元皇帝,长公主三字哥舒将军再也休提。”言之此处,她复又微微一笑道:“这是状元公府邸,别情最拒俗礼,哥舒将军若真行起礼来,小心罚酒!”

见长公主言及唐离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天宝风流》 最新章节第一百四十一章 哥舒〈二〉,网址:https://www.bqgbi.org/57_57414/147.html

上一章天宝风流章节列表下一页